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问题研究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89491857231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开始使用并得到逐渐普及,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为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到6.32亿,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是新兴事物,而且信息网络传播具有无国界性、即时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因此作品在信息网络的传播过程中涉及的侵权纠纷也日益增多。我国在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中首次提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念,2006年7月制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13年1月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通过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赔偿标准的修改,2013年3月施行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决定》。法院虽然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已有了相应的法律依据,但鉴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信息网络传播中的新问题如何在目前的法律环境下予以解决,亦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本文拟以相关的法学理论为研究背景,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陈述,提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问题的救济措施,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涉及的侵权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对如何完善相应的立法、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莱考夫&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利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将韩中“话”进行对比,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首先本文对韩国语和汉语中出现的与“话”相关的
射电频谱仪是通过高的频率分辨率和高的时间分辨率,在广泛的频谱范围内和连续的时间演化上进行射电天文观测的仪器,它是射电天文研究的重要方法和主要工具。 软件无线电技术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与外科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冠状动脉内支架的问世以
在当今的中国市场上,企业的生存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使厂商提供的产品数量飙升,新产品和替代品的出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频繁;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日趋成熟,使得
最近几十年来,风险管理领域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形式的风险管理。与此同时,震动世界的金融危机与风波接踵而来,每一次危机、风波似乎都与衍生金融
以Intemet为代表的IP网络正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异构化程度不断增加,带宽成倍增长,网络日益复杂。在IP网络中实时、精确检测网络性能,对于网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