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百强镇”、“千强镇”异军突起,但经济强镇的管理仍面临“职能缺失”、“权小责大”等问题。某些乡镇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已经不适应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造成了乡镇治理结构和区域发展的矛盾。因此,倡导把一部分原属于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通过恰当的方式赋予乡镇政府的扩权强镇改革势在必行。当前国内学者从诸多角度探讨了扩权强镇改革实践,但结合西部省市的实际,进行个别案例的研究仍较少。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运用政府间纵向分权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对西部扩权强镇试点县宜宾市宜宾县展开调研。调研发现,宜宾县扩权强镇改革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试点镇的探索期、试点镇竞相发展期以及改革全域推进期。该县重点从“人权、事权、财权“着手,提升试点镇人事管理权、扩大行政管理执法权、提升财力保障等。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已初显成效,推动了权力重心的下移、壮大了县域经济、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然而宜宾县的扩权强镇改革却仍面临诸多难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缺乏法律法规作支撑。扩权缺乏法理支持,造成“权小责大”等局面;权力的下放面临异化的威胁。第二,缺乏完善的体制作保障。试点镇现有机构无力承接事权,导致无力执行;少数部门放权不彻底,仅“虚有形式”;派出机构冗杂,“多头共管”降低了行政效率。第三,缺乏完善的人事制度。核定编制少制约着干部队伍建设;绩效考核缺乏系统性,不利于调动积极性。第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县政府直接监管造成日常监督流于形式;司法监督因试点镇扩权,出现独立性下降等问题。结合宜宾县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建议。一是建议进一步依法科学放权。依法划分县乡职权,实现权责统一,结合各地实际科学放权。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强扶持力度。试点镇应注重发展特色产业、量力而行,还应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干部要解放思想,推动政府转变职能。三是建议进一步调整人事制度。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完善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四是建议进一步加强权力监督。完善镇级政务公开制度,健全镇级信访制度和监督体系等,保证权力的合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