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文学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潮流,属于“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80后”文学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出现以来,发展至今已超过十数个年头,在现今这样一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十年,足以使一个潮流从幼稚走向成熟。这十年中,“80后”文学由一夜暴红,到一度寂然无声,可以说有高峰也有低谷,在其发展过程中主流文学批评由最初的缄默——这种缄默或可理解为被传媒批评抢夺了话语权的无奈之举,到近些年的逐渐接受并开始扶持“80后”文学的发展;传媒批评由积极介入到逐渐撤出;学院批评开始加温。可以说,有关“80后”文学的批评几乎是与“80后”文学同时出现的,批评在“80后”文学的研究中是极其重要但又极容易被忽略的一环。当下,文学被置于复杂的社会语境之中,纯粹的文学研究已几乎成为不可能。如何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成了研究者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即是在此思考的基础之上,以“批评”为角度,探讨“80后”文学批评的历史、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同时,“80后”批评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与当下性,使得“80后”文学批评的经典性倍受质疑,本文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提供经典结论而在于提供一种思路和角度,以供以后的研究者批评或参考。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选择本论题的意义。此外,本部分还对“80后”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概括。第一章主要是对“80后”文学批评中有关“80后”文学产生背景等方面研究的分析与总结,这部分共分为两小节,第一节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80后”文学是谁提出来的以及关于“80后”文学命名合理性的讨论。第二节是对“80后”文学具体产生背景研究的分析。第二章主要是对“80后”文学创作及文本研究的分析。该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对“80后”文学创作者的研究,包括对创作者分类的讨论及创作者研究现状的简单述评。第二节是本章中的重点节,主要是对“80后”文学文本研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研究现状概述和具体的研究热点梳理。第三章主要是对“80后”文学读者研究分析。第一节首先论述了“80后”文学畅销的原因,并结合相关批评文本,将“80后”文学畅销原因概括为三个方面:对读者审美期待视野的重视;对畅销因素的准确把握;对读者群的准确定位。其次,对“80后”文学读者的新特质进行了研究,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读者的偶像化情结;阅读期待视野的特殊性;自觉的反馈意识与强烈的反馈冲动。结语部分中论者又一次强调了“80后”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大胆预测了“80后”文学以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两种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