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椒(Zanthoxylunm bungeanum)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生态价值。目前,国内外对花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效成分提取、药用价值、分子遗传等方面,而对光合生理的深入研究较少。本试验以8个品种花椒为试材,通过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花椒花椒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花椒不同物候时期的光合特性不同。(1)府谷花椒、无刺花椒、武都大红袍、党村无刺、狮子头、秦安一号在各物候时期的Pn(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凤县大红袍、韩城大红袍仅在着色期Pn日变化呈双峰型,而开花期、幼果期、成熟期Pn日变化呈单峰型。双峰型的第一个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时,第二个峰值出现在下午16:00时,有光合“午休”现象存在。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中午12:00左右。(2)凤县大红袍、府谷花椒在各物候时期的Tr(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2:00~15:00时;而韩城大红袍在不同时期的Tr日变化呈双峰型。其中开花期和着色期第一、第二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时和14:00时,幼果期和成熟期第一、第二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时和16:00时;狮子头和无刺花椒在成熟期的Tr日变化呈双峰型,而在开花期、幼果期、着色期的Tr日变化呈单峰型;秦安一号在幼果期、成熟期Tr日变化呈双峰型,而在开花期、着色期的Tr呈单峰型;党村无刺在开花期、着色期、成熟期的Tr日变化呈双峰型,而在幼果期的Tr日变化呈单峰型。(3)凤县大红袍、府谷花椒、秦安一号的Ci(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在各物候时期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韩城大红袍、狮子头、无刺花椒、党村无刺、武都大红袍的Ci日变化在各物候时期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凤县大红袍的Gs(气孔导度)日变化在物候时期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开花期,花椒PAR(光合有效辐射)与Pn、Tr、Gs、WUE(水分利用率)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与Ci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花椒叶片的Pn与Tr、Gs、WUE呈显著正相关,与Ci呈显著负相关(P<0.05)。八种花椒开花期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小顺序为:狮子头>党村无刺>秦安一号>凤县大红袍>无刺花椒>府谷花椒>韩城大红袍>武都大红袍。3.开花期,党村无刺、狮子头、韩城大红袍、武都大红袍的AQY小,对光的转化率小;凤县大红袍、无刺花椒、秦安一号、府谷花椒的AQY大,对光的转化率大。凤县大红袍、无刺花椒的光的补偿点低,对低光的适应能力强。4.开花期,八种花椒叶片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的含量大小为凤县大红袍>秦安一号>党村无刺>无刺花椒>韩城大红袍>狮子头>府谷花椒>武都大红袍;对低CO2浓度的适应能力为秦安一号>凤县大红袍>武都大红袍>韩城大红袍>府谷花椒>无刺花椒>党村无刺>狮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