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相断陷湖盆是我国东部中-新生代的主要含油气盆地,在其发展过程中,陡坡带发育一系列扇形粗粒沉积体(统称砂砾岩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含油气储层类型。针对砂砾岩体油气藏成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和预测描述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开展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隐蔽油气藏预测技术与方法综合研究。本文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学科协调研究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沙三下—沙四段砂砾岩体进行重点解剖。通过三维古地貌恢复,发现了胜北断裂发育规律,揭示了扇体沉积时“两梁两沟”古地貌特征;利用测井相建立了沙三下—沙四段11个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的划分标准。在系统分析地震属性、波形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震属性和波形特征,通过属性优化、组合分析,进行砂砾岩体横向预测。结合陡坡带砂砾岩体的成因类型和三维古构造特征,指出了工区陡坡带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冲积扇、滑塌浊积扇四种类型的砂砾岩体:胜坨地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冲积扇,盐家地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近岸扇体前缘滑塌浊积扇砂砾岩体。同时,沙三下—沙四段沉积期各期次砂砾岩扇体自下而上由南向北、自东向西迁移。储层地震预测是油气藏精细描述的重要技术手段,根据地震反演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情况,综合利用叠前、叠后地震资料,采用叠前道集地层约束反演技术,进行砂砾岩储层预测。利用三维交汇分析,揭示了不同期次砂砾岩体储层空间展布特征:储层沿古断剥面呈裙带分布,叠合连片;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储层参数(孔隙度)反演,通过地质统计方法进行储层展布特征分析,结合沉积、构造特征在不同期次砂砾岩体中发现了8个有利勘探目标区和2个风险勘探区。通过本次对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研究,建立了“分步(宏观-微观)、多次(逐步解剖)”研究方法,借助新技术、新方法,总结出了一套适于砂砾岩体储层综合预测研究的思路和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