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

来源 :重庆三峡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eteran_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以其自身的独特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农村地区,成为了国家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村容村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万州区为研究区域,以游客满意度为切入点,在充分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全区乡村旅游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收集和实地考察了解全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影响万州区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可能存在的因素,建立了万州区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其中包含7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进而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到游客认为的测评指标的重要性和游客对测评指标的满意度数据;其次,在问卷数据有效的前提下,对数据结果进行了样本描述性分析得出乡村旅游游客的基本信息、出游特征和总体感知与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出游客的总体感知和重要性、重游意愿与推荐意愿之间的显著性相关关系,通过对指标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得出各指标满意度均值小于重要性均值,并且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指标的重要性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最后,通过IPA分析将35个测评指标分布在坐标系的不同象限中,直观地反映出万州区乡村旅游的优势和加强改善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成都市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特点,探讨HBV基因型与疾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成都市HBV感染者42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城市营建历史悠久,从区域到城市均呈现层积性和连续性的历史环境。特别是对于都城型大遗址这类规模较大的遗产,当代城乡景观往往叠加于都城遗址之上而成为一个综合的历史性城镇景观。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对于整合了叠加的历史环境和城乡的现状基底的大遗址,其保护发展作为统筹遗产保护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媒介而成为关键议题。论文以当代“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金三角示范区-中
<正>问题式学习(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的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从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1]。本文对在我院内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