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 KOA),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伸肌和屈肌等速和表面肌电测试指标的变化,并结合临床疗效,分析联合疗法对膝关节伸肌和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并确诊为KOA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C组)和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患者各26例。A组予经筋疗法治疗,B组予关节腔冲洗治疗,C组患者予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每组均治疗30天。记录并分析A、B、C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在等速运动过程中伸肌和屈肌的峰力矩值(PT)、屈伸肌峰力矩比值(F/E)、均方根值(RMS)、平均功率频率(MPF)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⑴A、B、C三组治疗前、后PT值比较:治疗前,A、B、C三组间伸肌和屈肌P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 A、B二组伸肌和屈肌PT值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大(P<0.05),C组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1);治疗后,C组伸肌和屈肌PT值大于A、B二组(P<0.05),A、B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⑵A、B、C三组治疗前、后F/E值比较:治疗前,A、B、C三组间伸肌和屈肌F/E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伸肌和屈肌F/E值较治疗前有所减小(P<0.05),C组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B组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组伸肌和屈肌F/E值小于A组(P<0.05)。⑶A、B、C三组治疗前、后RMS比较:治疗前,A、B、C三组间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RM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RMS大于治疗前(P<0.05),C组明显大于治疗前(P<0.01),B组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RMS大于A、B二组(P<0.05),A、B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⑷A、B、C三组治疗前、后MPF比较:治疗前,A、B、C三组间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MP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MPF较治疗前有所增大(P<0.05),C组明显增大(P<0.01),B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MPF大于A组(P<0.05),明显大于B组(P<0.01),但A、B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⑸A、B、C三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A、B、C三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后,C组疗效优于A组(P<0.05),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经筋疗法联合关节腔冲洗是治疗KOA疗效确切的方法,其理筋以正骨,内外兼修,能明显地提高临床疗效,迅速缓解患者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使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及关节腔内的炎症反应得到控制,增强了患膝伸肌和屈肌的收缩能力、运动单位募集能力、疲劳耐受能力,提高了膝关节稳定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膝关节伸肌和屈肌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