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链接预测系统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iguo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LBSN)提供了用户的在线网络关系和签到(check-in)的空间时间等多重信息,连接了虚拟网络和现实生活,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网络生活,也为数据挖掘和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LBSN的好友关系预测作为其中的一方面,通常考察网络结构和空间位置维度的信息,预测特征分析较单一。此外,LBSN具有网络结构稀疏、预测空间大等特点,也对系统预测性能提出了挑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传统的基于用户相似性的链接预测方法基础上,提出新的LBSN链接预测系统框架,Brightkite和Gowalla网络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包括:1.采用典型的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Brightkite和Gowalla数据集,挖掘LBSN网络结构和用户签到行为特征。分析表明用户签到次数、地点数以及签到地点的访问人数、访问量均呈长尾分布,同时发现部分相对孤立的用户和地点,需要对数据进一步处理。2.去除地点关系网络(the Co-location Network)中的孤立点,解决“僵尸”用户问题,避免采用朋友-地点关系(the Co-located Friends Network)网络造成保留的用户过少。3.采用Louvain算法对网络进行社区划分,在减小预测空间和计算时间的同时提高链接预测平均准确率。4.从网络结构和用户签到行为多方面挖掘用户相似性,提出两类基于签到时间和签到频率的新的LBSN链接预测测度,统计分析各指标与用户间建立链接的平均概率相关关系。5.建立基于相似性的LBSN链接预测系统框架,进行非监督和监督式链接预测仿真,分析各指标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基于网络结构和签到地点预测特征,系统加入基于签到时间和签到频率的预测特征后,整体预测效果明显改善,预测准确率和F1值最高分别提升15.5%和7.4%。
其他文献
TD-SCDMA标准是第一个由中国提出的,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这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2009年1月7日,中国政府向中国移动颁
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到目前的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已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历程。作为欧洲第一个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的GSM系统于1991年正式在欧洲面世。
在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BCI)中,共空域模式算法(CSP)能够有效地提取脑电信号中可辨识的模式,因而得到广泛使用。然而,CSP算法的性能严重依赖于受试者特定的参数,包括用于
微电子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巨大技术进步,促进了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的飞速发展,海量电子信息数据尤其是图像数据的应用、传输、存储对数据处理设备运行速度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快速跳频通信技术作为扩频通信体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随着其在卫星通信等领域中的快速发展与广泛的应用,其系统的各方面性能将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面临着更多的考验。在快速跳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基于时分多址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公安、交通运输以及政务等领域。网络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对数字集群网络的监测和控制功能,能够保证数字
随着新型移动多媒体业务不断涌现,为了利用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来适应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传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向宽带化演进。与此同时,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