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运会是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最高组织形式,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在北京召开,它是对新中国建国以来体育运动成绩的第一次检阅,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走向新阶段的里程碑。全运会至今已举办了十届,第十一届将于2009年在山东召开。对这一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的体制,人们一直是褒贬不一,多数人认为尽管全运会体制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尽人意之处,但它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人认为全运会的规模越办越大,劳民伤财,各种消极因素越来越突出,已到了该探讨是否还要保留这一体制的时候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逻辑归纳法,系统、全面、科学的对全运会进行历史、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审视,探索我国举办全运会问题并分析影响全运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经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全运会是“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对我国体育事业、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是90年代在国际上形成的有关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是先进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继续举办全运会的必然选择。2把全运会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前举办的全运会(清宣统2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国后举办的全运会(1959年—2005年)。从开幕式、参赛人数、项目设置等对全运会进行审视,全运会由外籍操办向国人自办、政府办向大众办转变。3全运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在当前情况下,全运会应科学地、健康地举办下去。4全运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其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法制管理思想中立法、执法、监督、调整五个环节对全运会具有强制性规范作用。5理顺引进优秀人才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关系,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管理,促进全运会的健康发展。6全运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对全运会系统的内部要素(组织机构、经费筹措、组队方式)以及全运会系统的子系统(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观众、媒体)进行分析,发挥系统的整合效应。7“举国体制”在全运会可持续发展中应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全运会和奥运会、目标一致和多元利益主题、中央和地方、近期和中期目标的关系;“体教结合”在全运会可持续发展中意义重大,应针对目前的不足,探讨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