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举办全运会的多维审视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tercoffe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运会是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最高组织形式,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在北京召开,它是对新中国建国以来体育运动成绩的第一次检阅,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走向新阶段的里程碑。全运会至今已举办了十届,第十一届将于2009年在山东召开。对这一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的体制,人们一直是褒贬不一,多数人认为尽管全运会体制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尽人意之处,但它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人认为全运会的规模越办越大,劳民伤财,各种消极因素越来越突出,已到了该探讨是否还要保留这一体制的时候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逻辑归纳法,系统、全面、科学的对全运会进行历史、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审视,探索我国举办全运会问题并分析影响全运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经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全运会是“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对我国体育事业、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是90年代在国际上形成的有关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是先进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继续举办全运会的必然选择。2把全运会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前举办的全运会(清宣统2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国后举办的全运会(1959年—2005年)。从开幕式、参赛人数、项目设置等对全运会进行审视,全运会由外籍操办向国人自办、政府办向大众办转变。3全运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在当前情况下,全运会应科学地、健康地举办下去。4全运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其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法制管理思想中立法、执法、监督、调整五个环节对全运会具有强制性规范作用。5理顺引进优秀人才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关系,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管理,促进全运会的健康发展。6全运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对全运会系统的内部要素(组织机构、经费筹措、组队方式)以及全运会系统的子系统(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观众、媒体)进行分析,发挥系统的整合效应。7“举国体制”在全运会可持续发展中应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全运会和奥运会、目标一致和多元利益主题、中央和地方、近期和中期目标的关系;“体教结合”在全运会可持续发展中意义重大,应针对目前的不足,探讨科学发展之路。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氧化磷酸化理论和以实验为基础的低氧肥胖大鼠动物模型,探索低氧环境与训练对肥胖大鼠体重的影响,研究低氧运动过程中脑组织线粒体呼吸氧耗和能量合成之间的
伴随银川市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市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以及银川市建设运动休闲城市战略规划的出台实施,都为银川市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