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女孩》中的双重叙述声音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vina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感女孩》是谭恩美出版的第三部小说,同时也是谭恩美小说创作中较为纯熟和圆润的一部作品。其中讲述的是姐妹之间的关系从冲突走向融合过程;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妹妹对中国来的姐姐的理解和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的过程。通过故事的讲述,作品探讨了华裔文化身份问题,他们的双重文化背景和边缘社会地位导致了这种普遍存在于华裔之中的身份焦虑的现象。女性主义叙事学以苏珊·兰瑟的《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为代表作,其中作者建构了叙述声音的女性主义理论。在研读《灵感女孩》这部作品中时,我发现作者采用双重叙述声音进行叙事,两姐妹的故事交相辉映,互为补充,不断把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分析《灵感女孩》中叙述声音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特殊功能和效果,旨在验证此理论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实用性,同时也管窥小说作者的写作艺术。本论文由三个章节以及引言和结论组成。引言概述作者谭恩美及其作品《灵感女孩》,以及研究现状及其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并指出本文的观点。第一章简要介绍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并介绍叙述声音这一概念。第二章对《灵感女孩》中的双重叙述声音进行分析,分别从邝的声音和奥利维亚的声音进行分析以及双重叙述声音的相互转换进行分析。第三章对作品采用双重叙述声音的渊源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探讨。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小说采用双重叙述声音的意义进行归纳总结。
其他文献
问话作为法庭审判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在当事人主义的英美对抗制审判体制,还是在进行了多年改革为适应本土需要而融合并重新塑造不同传统的中国法庭审判模式中,都是法官,公诉人
摘要:辉南县在2009年到2012年连续四年实施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2013年再一次进行了此项技术栽培试验。同时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进行了机械化做畦、机械化铺膜、机械化压膜实验,并研制出相应的专用农机具,也申请了专利。通过一年来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关键词:地块选择;准备及育苗;整地插秧;管理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24-
学位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是一名波兰裔英国小说家。中国作家老舍称之为“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无论在在艺术形式的探索还是在内容思想上,康拉德的作品都
文学具有治疗病痛的作用。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在《诗学》中,提出悲剧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以净化(Katharsis)的观点。Katharsis作为一种医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