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是燃煤电厂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与一次再热机组相比,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结构布置更加复杂,调控运行更加严格,能量分配更加复杂,其调温控制更加困难。因此,需要对二次再热机组调温方法及机组性能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本文以两台不同类型的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根据现场运行实验数据,对二者的调温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基于(火用)分析方法,从(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角度,对不同类型机组的锅炉性能和总体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揭示不同类型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在不同调温方法下的热力学完善度及机组总体能量利用及转化规律。针对不同类型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调温方法,对锅炉的实际运行特性进行的研究发现:SB锅炉中燃烧器喷口垂直和水平摆角的改变对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均会产生影响,其中主燃烧器垂直摆动时,锅炉汽温变化最为敏感;HB锅炉中烟气再循环量增大,有利于蒸汽温度和锅炉性能的提升,烟气再循环喷口水平摆角改变时,蒸汽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燃烧器摆动调温,灵敏性高,操作简单,但需配合使用尾部烟气挡板调节;烟气再循环调温幅度大,效果好,但需考虑再热器管壁易超温的问题,且操作难度和成本会增加。基于构建的(火用)分析模型与方法对不同类型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不同调温方法下的性能研究表明,燃烧器垂直摆角改变会影响锅炉性能,在主燃烧器垂直摆角为80%、SOFA垂直摆角在50%-70%时,SB锅炉调温效果最好,(火用)损失最小,(火用)效率最大,性能最佳。改变燃尽风或烟气再循环喷口水平摆角均可提升锅炉的能量利用程度。对比不同类型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发现,HB锅炉的能量利用程度高,采用烟气再循环能够改善锅炉的热力学完善度,但会增加运行难度。进一步对HB机组总体(火用)性能分析研究发现,其机组(火用)损失主要集中在锅炉系统,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受热面换热,回热加热器中#1、#3高加与#7低加的(火用)损较大,灵敏性研究结果表明主蒸汽与再热蒸汽参数对机组的性能有着显著影响。通过对不同类型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类机组(火用)损失主要来源相同均为燃料燃烧、炉内换热和汽轮机做功过程,但采用烟气再循环的燃烧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对锅炉产生的能量加以利用,机组总体性能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