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发展中成员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农业贸易政策与利益作为研究主题。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实证研究中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严重泛滥,发展中国家成为最大的牺牲者。担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和考虑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选择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的被动选择。发展中国家始终是全球化中的弱势群体,而农业又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弱势部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经济利益有着巨大的差异,即使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巴西、印度和中国,农业贸易的利益关注点也不相同。多边贸易体制对于发展中成员来说,并不是一艘顺风大船。虽然多边贸易体制是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体系,这些规则适用于WTO的所有成员,但由于这些规则是在美国等发达成员主导下制定的,充分反映了发达成员的利益,因此,在貌似公平的规则下,并没有能够给所有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带来公平的发展机会。发展中成员对多边贸易谈判参与以及乌拉圭回合的实践经验证明,乌拉圭回合带来的利益是有限的。乌拉圭回合谈判过程和协定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其执行出现诸多漏洞,给发达成员回避某些改革义务提供了机会。而发展中成员的实践说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在收益的绝大部分来自其自身农业改革政策。自身成功改革是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中成员积极参与区域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给发展中成员带来的影响不同,也并不能解决如农业领域原已存在的问题。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给发展中成员提供了一个对抗大国不公正贸易措施的法律武器,但对于发展中成员来说,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还不能充分利用这一机制。此外,发达成员利用其在技术上的优势,设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利益,发展中成员成为贸易保护的受害者。新一轮农业谈判给发展中成员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期望中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发展和削减贫困的作用非常地有限,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并未大幅度改善。研究发现新一轮谈判中中国农业是贸易自由化受负面影响最大的行业。研究使用联合国贸发组织的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ATPSM),采用谈判中最有利于发展中成员的G20方案进行模拟,中国仍是发达和发展中成员中所获福利最小的。在农产品市场开放度已经很高,新一轮农业谈判仍需继续开放的背景下,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中国农业的根本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