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是世界上古老、发达且具生命力的语言之一,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成语,以其凝炼的形式,严谨的结构,丰厚的意蕴,堪称中华文明独具特色的语言奇葩。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沉淀,成语一方面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又彰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模式。不仅如此,成语还有很强的语文教育教学功能,它既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帮助学生继承我国优良传统的重要媒介。特别是在新一轮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渗透和加强,而成语凭借其特有的教育优势,能够对这三方面教育意识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基于此,成语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相关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将研究的视角投入到成语教学方法的创新或者成语教学在语文学科诸多教学领域中所起的作用及相关的运用情况上,很少有研究者将视角深入到成语对学生某一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因此,本文试图以此为基点,将成语资源的利用与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通过对成语资源的梳理,阐述成语与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利用成语资源培养高中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以此充分挖掘成语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功用,展示成语这一智慧结晶的教学魅力。本文正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成语定义、特点的探讨,以及对2010年出版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成语资源的梳理,进行成语资源的概述。第二部分首先从学生写作能力的构成谈起,在对传统写作能力构成研究的总结基础上,从心理学角度,并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学生提出的文本写作的要求,进一步将写作能力的构成因素细分为智力因素、表达因素以及写作知识。在明确了写作能力的构成之后,进而论述成语资源与写作能力的关系。第三部分结合具体的方法、实例以及练习,以“巧用成语新解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通过扩写成语故事培养学生想象力”以及“利用改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布局谋篇能力”三个培养板块为切入口,着重探讨如何利用成语资源培养高中生写作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