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撤销合同制度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re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可撤销合同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探求制度设计之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法学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可撤销合同进行研究,并在案例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关设想,以期构建更为合理的可撤销合同制度。   文章第一部分为可撤销合同制度概述。在提出问题后,概要介绍了可撤销合同的概念及其四个特征。继而,着重论述了可撤销合同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经分析将其归纳为“对意思自治的肯定和限制”、“对市场交易的鼓励和促进”、“对私法自治和交易安全的平衡和调和”三个方面。   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可撤销合同制度的历史沿革。本部分将其历史分为四个部分:改革开放之前、三大合同法鼎立时期、民法通则时期、统一合同法与民法通则并行时期。   文章第三部分是关于可撤销合同的分类。笔者按照法定的可撤销合同种类分别进行分析。在重大误解的合同部分,阐明了误解的含义和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并对“法律的误解可否构成重大误解”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述。在显失公平的合同中,先对此类情形进行了阐述,继而通过显失公平与乘人之危关系的分析,对乘人之危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认为乘人之危可以为显失公平和胁迫所囊括,无单列之必要。在受欺诈订立的合同部分,批判了欺诈情形下针对不同当事人进行二元分法的不合理性,呼吁立法统一规定受欺诈的合同效力为可撤销;并对沉默构成欺诈的情形和限制进行了论述。在受胁迫订立的合同部分,通过比较各国立法例和学理,对我国此类情形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章第四部分是对合同被撤销法律后果的思考,着重关注了可撤销合同与其他合同效力的竞合问题。首先,通过案例分析了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竞合,认为我国应当承认无效行为可撤销制度,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保留原撤销权人行使撤销合同的权利。最后,通过举例分析了可撤销合同与效力待定合同的竞合问题,阐明了此种情形下当事人之间合同效力的确定及对交易外第三人的影响。  
其他文献
阿斯莫德·阿斯达(Asmund Asdal)和我站在斯瓦尔巴群岛邻近郎夜城机场的一座小山坡上。我抬头看了看天空,云还是很厚,太阳懒懒地从靠近地平线的地方透出些微光亮。北纬78度,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北的地方,离北极点只有1300多公里。时值初秋,这里有些阴冷,却并不如想象中冰寒。  山坡是荒凉的,但仍有生机。苔藓顽强地在褐色的土地上生长着,像是山里有什么力量鼓舞着它们。一幢灰白色
从1995年到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年均GDP增长率高达18.95%,在高速经济增长的背后,我们可能对如下问题感兴趣: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方式有没有可复制性?是什么因素让内蒙古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