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联系有了“开倒车”的趋势。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直致力于自由贸易的发展,为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3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倡议,其主要目标是要加强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一体化水平。同年,习近平主席也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明确了我国今后对外开放的重点方向。无论是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打造,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东盟国家无疑成为了我国今后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和溢出效应,对我国今后打造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区域经济增长溢出的一般理论的梳理,探讨区域经济增长溢出的一般路径和溢出机制,在该基础上结合经济增长跨国溢出的特点,从跨国商品贸易、跨国资本流动、跨国劳动力流动、跨国技术要素流动几个方面,构建了经济增长跨国溢出的一般分析框架。然后以中国和东盟国家为实证分析的对象,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并测算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及各个溢出渠道对溢出效应的影响。接着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溢出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提出了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溢出的对策措施。围绕研究的主题,本文主要分为了 7个部分,但主要包括研究铺垫、相关理论的总结、理论模型的构建、模型实证应用、对策措施以及结论几个部分。研究的铺垫主要包括第一章,也就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提出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的研究内容,阐述了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相关理论的总结是第二章,界定了溢出、技术和知识溢出以及FDI溢出的理论概念,阐述了溢出与地理空间距离和经济集聚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前人对经济增长溢出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区域关联的已有研究。认为溢出是一种外部性,只有在开放的经济系统中才会发生溢出效应;空间距离对溢出效应的发挥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溢出与经济集聚之间是一种双向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的溢出能够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和东盟国家无论是在地缘关系,还是在产业关联与贸易发展方面,都已经形成很强关联性。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主要是第三章,主要构建了经济增长跨国溢出的基本框架。经济增长跨国溢出具有范围广、难度大、途径相对单一的特点;经济增长跨国溢出的主要渠道包括国际贸易、跨国资本流动、跨国劳动力流动和国际技术流动;Mundell-Fleming模型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法是分析经济增长跨国溢出效应的主要方法。实证应用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现状、贸易发展的状况、空间溢出网络的发展趋势,并测算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以及各溢出渠道对增长溢出的影响。认为中国成为了中国-东盟贸易网络中绝对的核心,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以及东盟国家内部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和东盟国家已经形成了复杂的经济增长溢出网络,该网络使得各个国家都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享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长所创造的财富;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溢出效应,资本跨国流动是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溢出的主要因素,技术要素的流动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跨国溢出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劳动力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跨国溢出产生负的影响。第五章是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影响分析。在溢出效应的作用下,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经济增长既存在σ收敛,也存在β收敛;国家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能够有效的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经济收敛。对策措施部分主要是对如何提高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结论的总结,提出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并说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