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是20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和现代教学的标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这必然会引发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认为,参与式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一种有效形式。开展参与式教学研究,是新课程条件下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而本课题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课题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性教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对参与式教学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本文阐述了学生参与的概念、原则及对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索。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学生参与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学生参与的含义,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从而分析了学生参与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第二部分,论述了“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参与的两个维度: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第三部分,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指出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强调了在教学中执行原则时的注意事项。第四部分,参与式教学实施的基本条件。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学生都作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参与,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评价的进行、实现主动发展、和谐发展。以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角色,确立正确的师生关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基本条件.第五部分,对在教学实践行动研究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