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熔断机制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价格限制机制,其通过降低市场波动性,冷却市场情绪,防止市场过度反应,避免发生股市暴涨暴跌。我国证券市场的熔断机制在借鉴国外证券市场经验的基础上,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然而熔断机制实施后4天便4次触及熔断,为防止股价的进一步下跌,上交所于1月7日连夜暂停熔断机制的实施,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对我国股市的影响不可小觑。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熔断机制的有效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证券市场的价格限制机制,有助于我们分析我国证券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未来我国证券市场设立价格限制机制,维护证券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熔断机制的起源着手,介绍熔断机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比较各国证券市场的熔断规则。然后阐述我国A股市场的熔断规则,结合2016年1月4日至2016年1月5日我国A股市场行情,分析股票价格波动率、沪深300指数分时成交量和股票收益率变动速度,对我国A股市场的熔断机制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熔断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并没有起到相应作用,价格限制反而造成了市场的剧烈波动。最后比较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熔断机制的区别,提出对熔断机制的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