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村作为农区经济发展上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专业村发展能增强村域经济实力,促进村域经济快速发展,有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业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和扶持专业村和专业项目的有序发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夏邑县双孢菇种植专业村为例,结合实地调研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对政府参与下种植型专业村的时空演化进行探究。分析政府参与下种植型专业村在演化过程中的时间演化特点、区位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政府参与下种植型专业村形成的演化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村域尺度上的时间演变经历了起步、缓慢发展、快速发展、衰落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空间演变呈现出点状分布—线状分布—“V”字型面状分布特征,存在“一个中心,多个次中心”,且扩散路径向镇政府所在地逐渐偏移。通过对车站镇双孢菇种植专业村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得出:(1)在时间演变方面,将1999年-2018年车站镇双孢菇种植的空间演化划分为五个阶段:起步阶段,双孢菇种植开始在源头村出现;缓慢发展阶段,刚开始种植的效益还不错,部分具有创新意识的农户开始参与种植;快速发展阶段,政府的扶持和种植效益的凸显使大部分农户都开始从事种植活动,专业村在这一阶段发展迅速;衰落阶段,市场风险的冲击和成本的上升打击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部分农户不再从事种植活动,专业村发展势头消退;稳定发展阶段,在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下,部分农户又开始了种植活动,专业村的规模和数量稳步发展。在时间演变的五个阶段中,各个阶段都表现出了不同阶段的特性,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在空间演变方面,程大庄西村是车站镇双孢菇种植专业村的扩散源,在网络交流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影响着专业村的整体空间分布格局。专业村扩散的过程中,出现由一个中心集中和多个次中心辐射的空间扩散特征,次中心与周边村庄的信息交流较为密切。双孢菇种植专业村扩散的路径从起初的程大庄西村及周边村庄,逐渐向镇政府所在地周边的村庄转移,距离初始扩散源(程大庄西)和镇政府所在地越近的村庄,空间扩散越容易到达。空间格局呈现点状分布—线状分布—“V”字型面状分布特征。双孢菇种植专业村的空间扩散廊道以地缘廊道和政府廊道为主,村庄之间交流的整体网络密度不高。(2)镇域尺度上的时间演变中政府参与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空间演变呈现出连片状的集聚分布,且以夏邑县为中心向外放射状扩散特征。通过对夏邑县双孢菇种植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可得:(1)在时间演变方面,夏邑县双孢菇种植专业村的发展历程和程大庄西村的发展历程一致。政府行为均对夏邑县双孢菇种植专业村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政府的参与在专业村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在空间演变方面,双孢菇种植专业村呈现出明显的向源头聚集特征,空间格局表现为连片状分布,并且以夏邑县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扩散。双孢菇种植专业村由初期的集中在车站镇这一点而扩散到全县范围内,且呈现出连片状分布特征。随着与车站镇距离的增加,双孢菇的种植数量和规模也开始呈现递减的变化,专业村数量减少;随着与夏邑县城距离的减少,双孢菇种植数量和规模开始增加,专业村数量增多,专业村发展与乡镇距离和与县城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在县域范围内,河南的夏邑、虞城和永城、安徽的砀山和山东的单县一共有29个乡镇种植双孢菇,以夏邑县为中心点向周围作直线,呈现明显的辐射扩散特征。(3)双孢菇种植专业村的演变受到区位、资源禀赋、创新环境和政府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区位因素(与县城距离、与乡镇距离、与扩散距离等)对种植型专业村的形成影响较大,种植型专业村的销售市场主要在乡镇和县级市场,且与乡镇距离、县城距离和扩散源距离越近,越有助于种植型专业村的形成和发展。(2)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和耕地资源)在种植型专业村演变的因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资源禀赋的具体指标中,种植型专业村的演变除了对土地和劳动力的基本需求之外,对致富能人和农户属性也有一定的依赖性。双孢菇种植专业村的发展在满足了对土地的基本需求之外,仍然依靠致富能人和高学历的农户来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新项目创新与培育。(3)创新环境(采用新技术、新项目的先后顺序),各行政村均采用新技术、新项目的先后顺序所占比重不同,大部分村庄采用时间较为靠前;村庄内部农户采用新技术、新项目的先后顺序存在较大差异;采用新技术、新项目的比重在村庄内部与村庄层面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村庄层面先于村庄内部。(4)政府行为(提供启动资金、技术服务和菌种等),政府行为中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和提供市场信息措施均会对特色种植的扩散速度和强度起到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并且前者的推动作用大于后者;政府行为中的提供技术支持和种子等措施对扩散速度和强度的影响不显著,对特色种植的空间扩散解释力度不强。(4)双孢菇种植专业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夏邑县的双孢菇种植专业村的发展仍然受到产业化发展水平、农户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制约。若想促进双孢菇种植专业村的持续稳定发展,就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培育加工和出口企业的成长,抢占市场份额。同时,政府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激发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改善村域劳动力结构,增强辐射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