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用山西临汾金沟褐煤、小麦秸秆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作为实验原料,在高压反应釜中考察了金沟褐煤、小麦秸秆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共液化特性,以及FeS、Fe2O3+S、FeS+S和电气石等添加剂对三者在亚临界水中共液化反应特性的影响,并考察了三者在亚临界水中共液化时S的变迁行为;并利用1H NMR、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初步探究了煤、生物质和废塑料三者共液化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金沟褐煤、小麦秸秆和聚对废塑料的共液化特性(1)在金沟褐煤、小麦秸秆和废塑料共液化过程中,与传统的四氢萘做液化溶剂相比,以亚临界水为溶剂可以获得更高的液化转化率。(2)煤、生物质和废塑料三者共液化时具有协同作用,当煤、生物质和废塑料比例为5:4:1时,油产率最高;在相同的液化条件下,与两者共液化相比,三者共液化的总转化率更高。(3)以亚临界水为溶剂时,随着温度从260℃升至320℃:a.当无添加剂时,总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在300℃时转化率最高;b.添加Fe2O3+S后,总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320℃时转化率最高;c.添加电气石后发现,总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在300℃时转化率最高,液化油的收率则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添加电气石和FeS有助于三者共液化过程中发生开环反应,降低液化油中的H(ar)含量。(4)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随着液化时间延长,总液化转化率总体呈增加趋势(40min时例外);随着液化压力的增加,金沟褐煤、麦秸秆和废塑料共液化的总转化率有所降低。(5)传统的液化催化剂对金沟褐煤、麦秸秆和废塑料三者在亚临界水共液化无明显催化作用。2.金沟褐煤、小麦秸秆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三者共液化时硫的变迁行为(1)与传统的四氢萘做液化溶剂相比,在金沟褐煤、小麦秸秆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液化过程中以亚临界水为溶剂可以使更多的硫富集在液化残渣中,只有少量的硫转移到液化油、沥青烯、前沥青烯及气体产物中。(2)无添加剂时,随着液化温度的升高,液化残渣中硫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在300℃时最小为90.7%;而添加Fe2O3+S后,随着液化温度的升高,液化残渣中的硫含量则不断降低。(3)随着液化压力的增大,液化残渣中硫含量增加;当压力为3MPa时例外。(4)在液化过程中添加电气石或FeS等添加剂会使硫更多的富集在液化残渣中;添加Fe2O3+S可以促进硫转移到液化油、沥青烯、前沥青烯和气体中。(5)金沟褐煤、麦秸秆和废塑料共液化时,气体中H2S的含量总是高于COS含量;无添加剂或添加Fe2O3+S后液化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中H2S和COS的含量都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