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B7/CD28信号通路对非人灵长类食蟹猴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的免疫干预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o61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表面表达的共刺激分子中,B7分子家族是其中重要的一类。B7分子的家族成员包括B7-1(CD80)、B7-2(CD86)、B7-H1/PD-L1(CD274)、ICOS-L/B7-H2(CD275)、B7-H3(CD276)、B7-H4、B7-DC/PD-L2(CD273)矛和 BT3.1(CD277)。B7-1/B7-2 分子与 CD28 或CTLA-4分子结合所介导的信号是T细胞活化免疫应答所必需的共刺激信号。若缺乏B7/CD28(CTLA-4)共刺激信号,T细胞将无法活化而进入无反应状态(Anergy)或免疫耐受(Tolerance),甚至导致T细胞程序性死亡(Apoptosis),机体表现为免疫功能降低。而B7/CD28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或信号异常增强,则与自身免疫性疾病(immunediseases)密切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可能受遗传、外环境、内分泌、感染等多因素综合作用,在特定的时机诱发机体产生以下病理损伤:免疫系统异常(自身抗原表位暴露、免疫细胞异常活化、免疫调节紊乱),血清中产生自身抗体,如临床常见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双链 DNA(double stranded DNA,dsDNA)抗体、形成自身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这些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多种组织器官导致慢性炎症,诱发皮肤受损(蝴蝶斑、盘状红斑),浆膜炎,肺炎,关节炎及机体损伤。系统性红斑狼疮呈现多组织受累和多种复杂症状,临床病理表现多见脱发、口腔溃疡、光敏感、神经损伤、关节肿胀,约半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终末期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狼疮肾炎,循环系统异常等。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类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系统性发作自身免疫疾病,其常见并发症——狼疮肾炎更是患者重要的致死因素。已有的研究观察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异常和凋亡紊乱起着重要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细胞表面被证实过度表达B7-1和B7-2分子。B7分子大量活化,与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D28分子结合,该共刺激信号诱导机体T细胞活化增强,细胞因子分泌增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反之,阻断B7/CD28信号通路可以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使T细胞活化降低,对此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将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灵长类动物是在亲缘关系上和人类最接近的模式动物,在模拟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中具有以下优点.1.灵长类生命周期足够长,利于长时间观察,即使实验观察期长达1-2年,其生物学时间仍与人类患者年龄段相仿;2.灵长类面部特征容易观察,尤其是相比啮齿类更容易观察面部产生的特征性蝴蝶斑(malar rash),盘状狼疮(discoid rash)等;3.遗传背景与人类最为接近,与人类遗传物质有98.5%同源;4.灵长类白细胞抗原(RhLA)和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易感位点相近,而人类HLA基因(HLA-B8、BW15、DR2、DR3)与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5.内分泌环境与人类相近,具备相似的雌激素水平和月经周期,而人类SLE好发于雌激素水平较高的青春期育龄期女性;6.体型够大,可以用作影像学观察;7.能够从多器官多组织进行观察,其表现的多表型可以应用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候学研究。基于以上原因,本课题选择以非人灵长类食蟹猴为动物模型,运用降植烷(2,6,10,14-tetramethylpentadecane,Pristane)诱导建立 SLE 动物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检测、长期动态血液尿液指标观察、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分析,自身抗体检查、狼疮细胞检查、狼疮肾炎病理观察等方式,建立从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到组织器官水平的多维模型检查体系,历时246天形成多系统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食蟹猴模型,该动物模型肾脏病理结果显示为狼疮肾炎IV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新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建议,符合人类系统性红斑狼11项疮病理特征中7项特征(该指南建议在11项病理表现中满足4项,即可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在本实验室自行开发研制的特异性封闭B7-1分子的鼠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具备阻断B7/CD28信号通路功能基础上,对己经形成多系统受累的红斑狼疮症候群的灵长类狼疮模型进行序贯干预,观察其干预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抗人B7-1单克隆抗体阻断B7/CD28信号通路功能后缓解灵长类动物模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及可能的免疫分子机制。通过一般检查、自身抗体检测、代谢功能检测、肾脏病理等研究其干预效应;通过免疫细胞膜型分子表达、免疫细胞活化分析、血清可溶性分子分泌改变、Th1/Th2极化方向等讨论特异性阻断B7/CD28信号通路对食蟹猴SLE模型病理进程逆转的效果及可能机制。并初步探讨所研制的特异性鼠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克隆号:4E5)动物体内代谢参数。为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开发特异性强、低毒、高效的生物制剂和潜在应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非人灵长类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鉴定目的:运用化学法建立食蟹猴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参照美国风湿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对诱导的红斑狼疮食蟹猴模型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食蟹猴6只(3-4周岁,全为雌性)随机分为造模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只。模型组动物于适应性饲养后,腹腔注射Pristane(3.5 mL/kg,V/W),注射后用手轻柔按摩实验猴腹部,并在首次注射120天后再次注射相同剂量的Pristane。同时,正常对照组于相同时间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3.5mL/kg,V/W)。注射Pristane前及注射后每周(每周二早晨)自实验猴肘正中静脉收集静脉血,检查血液生化指标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肝(creatinine,Cr),测算BUN/Cr比值。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凝结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和抗双链(anti 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变化;每15天采集晨尿,Albustix试纸法检测尿蛋白、尿糖、尿潜血情况。于210thd行对比增强超声进行肾灌注实时检测,定量评价肾灌注功能。第246d对动物实行安乐死,取脾脏细胞研磨获得单个脾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膜型分子 CDlUb+,CDllc+分子,B 淋巴细胞膜型分子CD19+和T细胞膜型分子CD3+、CD4+等。动物安乐死后,对2组动物肾脏、肺脏制作组织切片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并检查狼疮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查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沉积物及基底膜改变情况。结果:1.一般观察显示模型组动物于28th周(week,w)出现明显改变,如颧面蝴蝶红斑,颜面部有溃疡,出现红斑狼疮特征性丘疹鳞屑型改变及盘状狼疮,关节形变,神经系统失衡;2.模型组动物从31stw尿素氮逐渐升高,至实验结束(动物安乐死)36thw时,血尿素氮模型组相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模型组动物1的尿素氮含量已为参考值的2倍,达到14.18mmol/L;模型组尿素氮肌酐比值在28thw后出现升高趋势。35thw所测凝血酶原时间为21.33±0.84s,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国际标准化比值2.18±0.12,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3.26thw模型组检出蛋白尿,检出率为33%,尿蛋白含量30mg/dL。30thw观察到尿潜血,检出率33%。随时间的推移,蛋白尿的阳性率及尿蛋白的含量均增加,32ndw时模型组均出现蛋白尿,检出率100%。蛋白含量为100~1000mg/dL,尿潜血0~0.2mg/dL,对照组蛋白尿、尿糖、尿潜血均为阴性。4.造模27thw后,模型组动物血清可检测出ANA和抗ds-DNA抗体,抗体阳性检出率33%。至35thw,模型组均可检测出ANA和抗ds-DNA抗体,检出阳性率100%,荧光随时间增强。5.对比增强超声肾灌注功能显示,模型组肾脏皮髓质欠清晰,血管行走呈现部分不连续状,造影后树枝状不明晰。造影的增强速度慢于对照组;达峰时间(timetopeak,TTP)晚于对照组;造影剂消退慢。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curve,TIC)显示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为 92.55±0.90,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2734.38±297.6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曲线下降支斜率(slope rate of descending curve,α)为2.47±0.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6.脾细胞免疫细胞活化流式细胞检测显示模型组CD11b+阳性表达率为13.00±0.28%,T细胞CD3+CD4+为21.5±2.82%,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细胞膜型分子CD19+及CD19+CD21+活化增强,分别为63.2±10.88%和33.7±4.67%,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7.肾脏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动物为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型,肾小球内细胞和系膜细胞肿胀增生,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明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为狼疮性肾炎IV型;模型动物3号的肺组织病理切片可观察到狼疮细胞,肺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周围淋巴组织少量增生。8.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颗粒状荧勾勒出模型组动物肾小球轮廓,提示免疫复合物沉积。9.扫描电镜见模型组肾小球基底膜节段性增厚,沉积物在基底膜表面呈驼峰状,沉积物表面的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消失。结论:腹腔注射Pristane可诱导食蟹猴产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症状,实验观察本模型出现血液、神经、皮肤、泌尿、免疫等多系统损害,其多种表现类型符合美国风湿学会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指南建议11项症状中满足4项及以上考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该多系统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灵长动物模型方法稳定可靠,可以作为研究人类相关疾病的疾病动物模型,为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症候学、病因学和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筛选工具。第二部分鼠抗人B7-1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功能研究目的:制备鼠抗人B7-1分子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方法:复苏本实验室己成功建立的稳定分泌鼠抗人B7-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ProteinG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腹水获得纯化抗体;使用快速定性试纸鉴定单抗亚类;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制备的抗人B7-1分子单克隆抗体对人、小鼠、食蟹猴细胞膜型B7-1分子的识别能力;体外实验分析制备的抗人B7-1分子单克隆抗体对共刺激信号的拮抗作用。结果:复苏了鼠抗人B7-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克隆号:4E5),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形成阳性率82%,腹水平均收获量7.4mL/只小鼠;腹水纯化后抗体蛋白得率为2.1mg/mL;纯化后抗体蛋白效价为1μg/5×105细胞;抗体与人淋巴瘤细胞Daudi、小鼠成纤维细胞转人B7-1分子L929/B7-1、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MOCK以及食蟹猴脾脏细胞的B7-1分子阳性结合率分别为95.0%、92.0%、1.14%及58.2%,可以识别人、鼠、食蟹猴细胞表面膜型B7-1分子;体外实验证实制备的抗人B7-1分子单克隆抗体能够阻断B7-1介导的共刺激信号,从而抑制L929/B7-1刺激PBTCs的增殖效应。结论:成功制备了鼠抗人B7-1分子功能性单克隆抗体,体外研究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识别多种属细胞模膜型B7-1分子,体外实验证实其能够有效阻断B7-1介导的共刺激信号。第三部分阻断特异性B7/CD28信号通路对食蟹猴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的逆转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目的:运用本室自行研制的鼠抗人B7-1单克隆抗体阻断B7/CD28信号通路,对食蟹猴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予以序贯干预,考察该特异性阻断制剂对多系统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病理损伤逆转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实验动物的分组处理:3-5周岁雌性食蟹猴(n=6)于适应性饲养后,腹腔注射Pristane(7mg/kg,W/W),于120th天(17thw)再次注射相同剂量的Pristane,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之后将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A组:单克隆抗体干预组(4E5-treated group),于实验第 287(41stw)、289(41stw)、292(41stw)、295(42ndw)、302(43rdw),317(45t、hw)、347(49thw)、377天(53frw)分别自食蟹猴手臂头静脉滴注抗人B7-1单克隆抗体2.5 mg/kg,静滴速率为0.7 mL/min。B组:同型对照组(IgG-treated group),于相同时间注射相同剂量鼠IgG同型抗体。第510天(72ndw)时结束实验。观察指标如下:1.一般观察:记录饮食、外观、存活率(达到安乐死结点)、皮肤损伤、神经关节表现等指标。依照可见皮肤红斑或丘疹斑严重程度和面积进行双盲法评分。2.血生化分析:注射Pristane前及注射后每周(每周二早晨)自实验猴肘正中静脉滴收集静脉血,检查血液生化指标尿素氮、肌酐指标;3.自身抗体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和抗双链抗体(anti double-stranded DNA,anti ds-DNA)。4.尿常规检测:每 15 天采集晨尿,Albustix试纸法检测尿蛋白、尿潜血、尿糖等指标。5.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分别在40thw、55thw时间点对两组动物进行增强对比超声造影检查,拟合时间强度曲线及相关参数,包括曲线上升支斜率(sloperateofascendingcurve,A)、蛾下降支斜率(slope rate of descending curve,α)、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等,进行肾脏实时灌注功能分析。6.肾脏病理组织改变:在动物安乐死后进行大体病理观察,用游标卡尺测量主要脏器的长度、宽度。并取出一侧肾脏组织经10%的甲醛固定、制作切片、H&E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学特征。7.肾脏免疫组化分析:取另一侧肾脏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免疫复合物沉淀。8.肾小球超微结构电镜分析:经扫描电镜观察肾小球沉积物及基底膜改变。9.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子活化检测:45thw收集2组动物静脉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im-1+和Tim-3+分子的表达。10.脾脏细胞中免疫细胞的活化分析:实验结束后取猴脾脏制备成悬浮细胞,直接荧光标记抗人抗体 CD11b+,CD11c+,CD19+,CD21+,CD3+,CD4+,CD8a+,CD28+,CD152+,CD25+,CD154+等膜型分子进行流式细胞检测。11.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检测:运用 IL-4 ELISA ready-set-go 及 IFN-y ELISA ready-set-go 检测试剂盒检测2组动物血清1stw,5thw,9thw(设为干预前时间点)和45thw,50thw,55thw(设为干预后时间点)血清中IL-4及IFN-y水平,研究Th1/Th2极化方向。结果:1.存活率与一般观察:6只食蟹猴通过Pristane诱导于26thw可陆续观察到大体改变,随时间推移逐步表现出面部红斑、皮疹、关节炎等症状。抗人B7-1单克隆抗体贯序干预后A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68.67±3.51w),较IgG同型干预组(50.67±5.86w)显著增加(P=0.01)。双盲法评分显示IgG同型抗体干预组皮肤损伤逐步增强,至55thw损伤评分达到3,而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评分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于50thw达到本组最高评分2,然后逐渐缓解,于55thw评分为1.33,与IgG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2.血生化指标改变情况:在实验初期,血清尿素氮在5.25 mmol/L~6.67mmol/L范围内波动,两组动物无统计学差异(P>0.05),尿素氮指标随着实验时间逐步升高,用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序贯干预后,A组在43rdw达到试验期内最高点,之后尿素氮值逐渐回落,其升高趋势得以扭转,实验后期尿素氮值维持在参考正常水平。IgG同型抗体组干预后未逆转升高趋势,至动物安乐死结点其血尿素氮始终居于高位。2组动物血肌酐值大约在33w后出现明显升高趋势,41stw左右几乎均出现试验期内高峰,之后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血肌酐值逐渐回落,而IgG组未见明显降低趋势。3.尿蛋白变化情况:6只动物在造模25thw后开始出现蛋白尿,检出率83%(5/6),尿蛋白含量为30~100 mg/dL,17%(1/6)观察到尿潜血0.2 mg/dL,且全部动物均呈现尿量逐渐减少。45thw所有实验猴100%(6/6)动物均出现蛋白尿,蛋白含量为300~1000mg/dL。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尿潜血阳性率100%(3/3),含量1.0 mg/dL;而IgG同型抗体干预组尿潜血阳性率66%(2/3),含量分别达到0.2 mg/dL和1.0 mg/dL。55thw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蛋白尿程度减轻,尿蛋白含量为15~300mg/dL,尿潜血也减少为0~1.0 mg/dL。IgG同型抗体组一直呈升高趋势,分别为1000 mg/dL和1.0 mg/dL。4.自身抗体检测结果:29thw抗人B7-1单抗干预组中可检测到ANA阳性荧光,血清稀释度为1:500,IgG同型抗体对照组阳性率33%(1/3),稀释度为1:1000。45thw,2组动物ANA阳性率均为100%,抗体滴度在1:1500~1:3000之间,组内比较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55thw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千预组ANA滴度下降为1:500~1:1000,相比IgG组(1:30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9thw时,2组动物均出现抗ds-DNA抗体阳性,检出率均为66%(2/3),但滴度较低,均为1:10。45thw所有动物抗ds-DNA抗体阳性滴度在1:50~1:100之间,2个组分别与29thw组内比较均呈现显著差异(P=0.0242和P=0.0107)。实验55tthw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抗ds-DNA抗体滴度较IgG同型抗体组有所降低,为1:10~1:50,而IgG同型抗体组显示为持续升高。5.超声造影观察结果:40thw两组动物肾表面清晰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55thw,经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可见部分肾组织微循环结构修复。而IgG同型抗体组造影后肾血管造影呈现弥散状,血管行走呈现部分不连续状,造影后树枝状不明晰。时间强度曲线(TIC)曲线显示,40thw2组动物均出现肾脏皮质的TIC曲线下降缓慢,代谢时间延长,达峰时间延迟,后缓慢回到基础水平;55thw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TIC曲线能较快达到峰值强度,而后30-40s内快速下降至基础水平;上升时间,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平均通过时间,上升时间均较40thw时减少(P<0.05),然而峰值强度也有所减少(P<0.05)。而55thw IgG同型抗体对照组造影后肾皮质回声增强强度降低,其TIC曲线下降相比40thw更加缓慢。TIC拟合的相关参数AUC、MTT及PI在组内不同时间段及55thw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UCP<0.05,MTTP<0.05,PIP<0.01),这些差异也与两组TIC的形态差异相一致。6.大体解剖结果:大体解剖观察可见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脾形态相对规则,长度为4.1±0.19 cm,而IgG同型抗体对照组脾脾脏膨大,色暗红,少光泽,表面不规则凸起,边缘不整齐,表面可见散在黑斑,长度在5.51±0.31cm,较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明显膨大。7.肾脏病理观察结果:IgG同型抗体组大部分肾小球体积中-重度增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纤维组织增生,评分为2.66±0.47分,肾小管血管充血明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严重,评分为1.67±0.47分;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肾小球体积轻-中度增大,细胞数轻度增多,肾小球血管轻度充血,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减少,肾损伤有所减轻,评分为1.33±0.47分(与IgG组比较,P<0.05),肾小管评分0.67±0.47分(与IgG组比较,P>0.05)。8.免疫复合物沉积检查结果:IgG同型抗体对照组肾小球部位有呈颗粒状荧光分布,伴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分布,提示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的大量沉积。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肾小球荧光微弱,沉积在肾小球上的免疫复合物减少。9.扫描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改变:IgG同型对照组肾小球内皮细胞下有大块状的电子致密物沉积,而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肾小球内皮细胞下有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超微结构改变减少。10.实验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IgG同型对照组CD3+Tim-1+表达量高于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2组动物的PBMCs中CD4+大量活化,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CD4+Tim-1+13阳性表达率为79.4±5.48%,相较IgG同型抗体组91.20±0.87%降低(P<0.05)。IgG同型对照组CD4+Tim-3+阳性表达率为64.41±0.99%,而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降低为56.60±20.91%,显示为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免疫细胞膜型分子CD4+Tim-3+略有降低(P>0.05)。11.脾脏细胞流式检测分析显示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CD11b+,CD11c+,CD19+,CD19+CD21+,CD3+,CD4+,CD3+CD4+,CD3+CD8a+,CD3+CD25+,CD3+CD28+,CD3+CD154+分子活化表达率均相对IgG同型对照组有所减少,其中CD11b+减少极显著(P<0.01),CD3+,CD4+,CD3+CD4+减少与IgG同型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证实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猴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颗粒细胞活化降低,T细胞表面免疫活化也有所减少。12.血清中细胞因子IL-4及IFN-γ检测结果显示,干预前和干预后两个时间段IFN-y在全部动物中均明显升高,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期2个动物实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1),而干预后期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IFN-,y水平为5.22±0.50 pg/mL,较IgG组6.71 ±0.81 pg/mL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IL-4水平在干预前期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之后,IgG组显示为略升高,而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干预组略降低为3.39 ± 0.57 pg/mL,比IgG同型对照组略有减少(P>0.05)。结论:运用抗人B7-1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阻断B7-1分子介导的B7/CD28信号通路,可以降低免疫细胞的活化、免疫分子的表达,减少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调控Th细胞平衡,对已经形成的食蟹猴多系统性活动期红斑狼疮模型病理表现具有一定的缓解、逆转作用,可为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第四部分抗B7-1单克隆抗体在猴、犬体内代谢分析目的:研究鼠抗人B7-1单克隆抗体经静脉单次给药后在比格犬和食蟹猴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参数,为抗人B7-1单克隆抗体给药频率及应用开发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双抗夹心ELISA法以小鼠IgG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计算回收率,验证方法可靠性。对3只比格犬及3只食蟹猴分别单次静脉给予抗人B7-1单克隆抗体(比格犬1.6mg/kg,食蟹猴2.5mg/kg,两者按照体表面积进行剂量换算),在设计时间点采全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根据非房室统计矩模型用WinNolin药代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鼠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在比格犬体内代谢的半衰期为64.77±6.01 h,达峰时间为拔针后2小时,峰浓度为10.56±0.71 μg/mL,全身清除率为1.86±0.23 mL/h/kg,平均停留时间121.43±3.85h,表观分布容积为232.66±23.19mL/kg;食蟹猴体内代谢峰时间是给药或拔针后5O min,峰浓度为193.562±11.68μg/mL,半衰期33.76±0.87 h,至24h后血清浓度逐渐降低,平均停留时间54.9068±1.35 h,表观分布容积9.7289±1.17 mL/kg。结论:与比格犬比较,鼠抗人B7-1单克隆抗体在食蟹猴中的平均停留时间较比格犬短,峰值高,半衰期适中。体内代谢数据可以为相关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任何一家企业,都要经历从创业积累到守业发展的过程。尤其是中国的私营企业,大多数都是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的三四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很多私营企业目前还
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大股东股权质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的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比较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股
金圣叹对古典小说《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塑造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水浒传》"写一百八人,真是一百八样"。虽然将本书中的一百单八将的性格均进行了超越类型化的评论方式
<正>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格列佛游记》(1720)是其代表作。《格列佛游记》被列为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名著必读书目,并收录到南京大学出版
乡村冬日的早晨是那样清冷寂静,然而对于武乡县韩北乡王家峪村人来说,他们却已乘着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之东风,迈入“暖冬”。这不,12月8日一大早,村委办公楼里,党员干部们齐聚
报纸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行业自数控机床诞生起已发展了65年。在近20年间,数控机床的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期:磁浮气浮技术、直线电机、开放式数控系统等尖端技术已经成规模地
心理词汇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词汇联想实验。针对俄语专业学生俄英双语是怎样储存在记忆里和怎样被提取的问题,通过对中国俄语专业学生双语心理词汇联想的实证研究发现:双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以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深刻领会把握国家电网有
期刊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在结合目前国内外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筛选构建较为合理并
第一部分BA患儿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转录因子Fox O在外周血NK细胞及肝脏的表达改变目的:研究BA和CDB患儿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变化及转录因子Fox O1、FoxO3在外周血及肝脏的表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