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i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也是最积极的因素。当我们的社会步入21世纪以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激烈竞争,资金已经不再是最紧缺的资源,人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资源。人才不应该再像以前那样被物化,被看作是一种企业的成本和制度的附属,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增值的,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企业的所有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等规范价值,都应该注重把人作为价值产生的源泉而重视起来。   马克思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思想,它指明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方向,规定了我国社会发展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开辟了我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道路。中国特色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最关键的是要结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而现代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也必须以这个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为出发点。其中,社会主义新人是中国特色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动力,全面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实现途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互促进,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准。   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应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经出现过“见物不见人”,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江泽民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提出,胡锦涛强调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衡量标准,是中国特色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体系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当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倾向,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观念正暗合了当代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理念。重视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实质是注重个人经济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满足,以此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认真研究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2005年公司法修订,增加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篡夺公司机会的规定,完善了公司法关于忠实义务的相关法律规定。但是仍存在着诸多不足,特别是对公司机会的认定缺乏明确的标
  梁启超青年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在梁启超生活的时代,“救亡”和“启蒙”是时代的最强音。梁启超积极投身维新变法运动和思想启蒙活动,客观要求其将眼光投
股东的表决权是股东在股份公司中行使自己因出资而获得的股东权利的工具,股东基于出资获得股权,根据一股一权原则,股东取得与其出资相应的公司经营管理决策的表决权。但是,在现实
  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群体经过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奋斗历程,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在界定民国十大著名校长之后,通过对民国时期十大著名校长的青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