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PSVT)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心律失常。易反复发作,若持续发作超过24小时,可导致心力衰竭。PSVT的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心率变异性(hearat rate variability,HRV)是定量分析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mstem,RAAS)是心血管活动调节的重要体液因素,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间接证据,本课题旨在探讨婴幼儿PSVT发作时心率变异性及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研究对象:选择2005年9月—2007年5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住院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和门诊查体的健康儿童。患儿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1月-30月;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1月-32月。所有患儿及对照组儿童均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同时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心肌炎、心肌病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研究方法:所有患儿在入院第二天晨空腹抽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的含量;并做24小时心电图(holter)与HRV分析。正常对照组儿童采用同样方法取静脉血并做holter与HRV分析。24小时HRV时域参数分析包括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或等于50 ms占窦性心搏的百分数(PNN50)。结果:1.PSVT患儿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中,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频率为1-10余次不等,持续时间在60分钟以内,对照组儿童无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2.PSVT患儿的SDNN(65.03+±4.34ms)比对照组儿童SDNN(77.17±13.27ms)降低(p<0.01):PSVT患儿rMSSD(21.82±5.87ms)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rMSSD(27.61±6.30ms)(p<0.01);PSVT患儿PNN50%(4.35±2.11)比对照组儿童PNN50%(8.61±2.05)明显降低(p<0.01);PSVT患儿SDANN(56.29±15.20ms)比对照组儿童SDANN(52.44±14.20ms)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448)。3.PSVT患儿PRA(1.99±0.84ng/ml.h)比对照组儿童PRA(1.79±0.54ng/ml.h)增高(p>0.05);PSVT患儿AngⅡ(195.41±75.66pg/ml)比对照组儿童AngⅡ(99.15±18.36pg/ml)显著增高(p<0.01);PSVT患儿ALD(143.60±48.32pg/ml)比对照组儿童ALD(129.99±44.82pg/ml)升高,然而,无统计学意义(p>0.05)。4.HRV指数变化和RAAS部分指标呈良好相关性,其中SDNN、rMSSD、PNN50与AngⅡ呈负相关(分别为r=-0.438,p<0.01;r=-0.592,p<0.01:r=-0.786,p<0.01):SDNN、rMSSD、PNN50与PRA、ALD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PSVT患儿HRV指标SDNN、rMSSD及PNN50均降低,表明PSVT患儿自主神经活性降低,以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为主。2.PSVT患儿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含量增高,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3.PSVT患儿HRV指标SDNN、rMSSD及PNN50与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呈良好相关性,表明PSVT患儿心率变异性改变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一致。总之,PSVT患儿HRV降低,HRV是反映PSVT患儿自主神经活性的良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