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口、土地、产业三位一体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adada123sasa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深入推进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其中,人口、土地、产业是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三个主要要素,这三者是否能够相互促进并协调发展,直接关系着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而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城镇化最终的目的就是促使人口城镇化的真正实现,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经济良性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起点低、发展快的过程,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纵向比较发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增速在每个时期是不同的,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并且暴露出传统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如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不充分不彻底、产业城镇化缺乏动力支撑等不协调因素。在总结以往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上,国家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产业和城镇化良性互动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新型城镇化不再只片面地追求数据,不再靠“摊大饼”,而是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质量,统筹规划各方面的因素,使人口、土地、产业城镇化三者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河南省既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城镇化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发展水平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和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以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土地、产业这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视角,首先分析了河南省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并总结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压力巨大、城镇化发展地区不均衡、现有的土地制度不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土地浪费严重、产业区内企业协同效应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其次,构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测量指标,分析河南省各地区土地—人口城镇化、产业—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性。最后,分别针对河南省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实施的路径措施。
其他文献
本报讯(记者孙鹏飞)12月15日上午,市长张国伟到新华区调研督导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及投资担保公司清理规范工作时强调,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
报纸
利用都兰县 196 1~ 2 0 0 0年 4 0年气象资料 ,运用统计学方法 ,对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以及蒸发、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揭示了气候资源变化的基本事实和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