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s)因为其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生物毒性,在2001年就作为首批危害严重的持久性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被列入了《斯德哥尔摩公约》。PCBs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下很难被降解,近年来各国科学家都在致力于寻找高效可靠的降解方法。从七十年代发现两株好氧PCBs降解菌起,微生物物修复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首先用联苯做唯一碳源和能源从浙江萧山区某变电站含PCBs的废旧变压器储藏地覆土和温岭市某电子垃圾废弃物拆解点周边PCBs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大量菌株,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菌种鉴定后从中挑选Bacillus sp.T29和Corynebacterium sp.W5作为后续研究对象,得到了以下结果:(1) Bacillus sp.T29和Corynebacterium sp.W5均为革兰氏阳性菌,都有较宽的碳谱,Bacillus sp.T29的生长速率快于Corynebacterium sp.W5,但是Corynebacterium sp.W5可以利用的碳源远多于Bacillus sp.T29。(2)萧山土壤富集物、Bacillus sp.T29和Corynebacterium sp.W5均能很好的降解五氯代以下的PCBs,联苯和苯甲酸均可以促进对PCBs的降解,且苯甲酸的效果好于联苯。(3)联苯可以给Bacillus sp.T29和Corynebacterium sp.W5的生长提供碳源,但是因为其自身的毒性对这两种菌有抑制作用,苯甲酸的毒性要远小于联苯。(4)重金属Cr和Cu会对Bacillus sp.T29的生长和对苯甲酸的利用产生抑制。上述结果表明,Bacillus sp.T29和Corynebacterium sp.W5是两种高效的PCBs好氧降解菌,值得进一步研究;苯甲酸作为共代谢基质的效果好于联苯;当重金属存在时很有可能会降低PCBs降解菌的降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