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周边缺血区尚存活的心肌,往往在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上起关键作用。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异常活动形成电重构,可能是导致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HCN)阳离子通道亚单位为编码心脏起搏电流(If)的基因,包括HCN1~4共4个异构型,HCN主要存在于窦房结(SAN)起博细胞中,有少量存在心肌工作细胞中。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中,HCN2是最主要的异构型,有极少量HCN4表达。生理情况下HCN通道在起搏细胞舒张期自动除极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心脏的起搏活动。有研究发现病理情况下HCN2和HCN4通道表达及激活异常,这可能引起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而诱发心律失常。KCNE基因家族编码一类只含一个跨膜结构的离子通道蛋白,作为辅助性β-亚基,与组成离子通道的α-亚基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离子通道复合体,发挥不同的生理效应。KCNE1、KCNE2主要分布在心肌,参与对门控钾离子通道的调节,影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Ⅱ、Ⅲ相复极。因此,其表达的异常将影响相应离子通道的生理特性。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中HCN2、HCN4通道蛋白及KCNE1、KCNE2亚单位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了解其表达是否发生变化,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为探讨心肌梗后室性心律发生的离子机制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方法:结扎Sprague-Dawley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术后成功建模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AMI后24h组、1周组、2周组、4周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大鼠共20只,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只穿线不打结,术后随机分成前述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于各时间点取大鼠左心室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假手术组大鼠取左室相应部位的心肌组织),分别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CN2、HCN4、KCNE1及KCNE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定性检测HCN2、HCN4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左室心肌中有HCN2、HCN4、KCNE1及KCNE2的表达。心肌梗死后各时间点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中HCN2、HCN4、KCNE1及KCNE2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呈动态变化的过程:(1)、HCN2、HCN4的表达变化:心肌梗死后24h,二者的表达出现缓慢的上升趋势,在1周时表达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但在梗死后4周时,HCN2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仍高于假手术组,而HCN4的表达已回落至假手术组水平;(2)、KCNE1、KCNE2的表达变化:心肌梗死后24h,KCNE1的表达显著增高,之后,表达继续增高,在2周时达到峰值,4周时表达下降,mRNA的表达回落至假手术组水平,但蛋白质的表达仍高于24小时组;KCNE2的表达在心肌梗死后24h时也显著增高,1周时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但在4周时其mRNA的表达仍高于假手术组,而蛋白质的表达已回落至假手术组水平。结论:正常大鼠左室心肌中存在HCN2、HCN4、KCNE1及KCNE2的表达;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中HCN2、HCN4、KCNE1及KCNE2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上调,在不同时间点呈动态变化的过程。HCN、KCNE在缺血心肌中表达增高可能是心肌梗死后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外高钾、酸中毒、能量供应缺乏、代谢产物的集聚、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等一系列病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