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澄清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某些困惑,勾画出了中国今后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当代,邓小平理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全面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尤其要正确评价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基于此,本论文主要从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接力传承、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特殊贡献及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释了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以期更好地揭示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国防、治安等国家重要领域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军警民联建联管信息共享平
目的:来源国效应指因品牌的来源国不同,人们对不同品牌的认可程度存在差异。本实验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国内外品牌的内隐认可程度,以验证来源国效应的存在。方法:基于内隐社会认
安徽省是全国花生主产区之一,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皖北淮河流域及支流两岸。其中皖北最大的花生生产县——固镇县长年种植花生面积达50万亩,素有"全省油料第一大县"和"中国花
采用固体恒温暗培养的方式,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基质,探究牛樟芝菌丝体对不同碳氮源的效应。结果为:蛋白胨和果糖是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和碳源,最优的种源是2号,3、5和6号次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得到了显著发展,伴随着建筑项目的增多,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工程造价与管理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主
现在中国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化工企业电能消耗量大,节能任务艰巨。节能降耗及降本增效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