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疫霉病也叫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一种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且危害性极其严重的土传性病害。目前仍然是影响我国大豆产量的重要病害。本实验室在试验中发现由链霉菌neau-D50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borrelidin能够有效抑制大豆疫霉菌的生长,在此基础上,本实验进一步研究分析,确定了大豆疫霉菌的苏氨酰tRNA合成酶(ThrRS)是borrelidin的重要靶标。据此,本文致力于找到同样以ThrRS为靶标,但与borrelidin相比用药剂量更小,结合效率更高的药物,并应用于实际,开发出对大豆疫霉菌更有效、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药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CA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测得borrelidin对大豆疫霉菌的半抑制浓度(EC50)为0.0056μg/mL,并测得在borrelidin浓度为0.05μg/mL时能够完全抑制菌体的生长.与本实验室测得的马铃薯晚疫病菌以及E.coli DH5α的EC50值相比大豆疫霉菌对borrelidin是敏感性菌株,表明borrelidin对大豆疫霉菌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2)将苏氨酸加入含有一定浓度borrelidin的CA培养基中,测得苏氨酸能够将borrelidin抑制下大豆疫霉菌的生长率从32.72%恢复到67.19%,根据该实验结果并参考前人研究,能够推测出大豆疫霉菌的ThrRS是borrelidin的重要靶标。3)根据已知的大豆疫霉菌的ThrRS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出基因全序列,与已知基因进行比对,序列一致。由此确定了大豆疫霉菌ThrRS序列的准确性,并根据该序列进行大豆疫霉菌ThrRS三维结构的预测。4)运用SWISS-MODEL软件,获得在线预测的大豆疫霉菌ThrRS三维结构预测结果。5)运用Discovery Studio2.5(DS2.5)软件在DrugBank数据库中进行药物筛选,共筛选出分数大于125的药物50个,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化合物作为我们筛选出的目标化合物,为农用抗生素的研发提供了先导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