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基础制备胶原川芎嗪缓释剂,观察在百会、大椎穴位埋药线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18只(1d组、3d组、5d组各6只),模型组18只(1d组、3d组、5d组各6只),穴位注射组18只(1d组、3d组、5d组各6只),尾静脉注射组18只(1d组、3d组、5d组各6只),穴位埋药线组18只(1d组、3d组、5d组各6只)。采用改良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ACO)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胶原川芎嗪制备的缓释剂(药线)在百会、大椎穴位埋药线。每组中各时相大鼠直接断头取大脑前2/3皮质区组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MP-9及TIMP-1蛋白的表达及含量。蛋白免疫印迹图象,运用GelDocument Analysi s System中Gel base/Gel plot分析软件对目标带进行分析。结果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1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缺血侧皮质区组织MMP-9的含量明显升高,并呈动态变化,1d组其含量有所升高,3d组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各组与模型组同时相组相比,大鼠脑缺血侧皮质区组织MMP-9的含量均有所降低,意义显著(P<0.01),其中穴位埋药线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穴位注射组(P<0.01)和尾静脉注射组(P<0.01);2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缺血侧皮质区组织TIMP-1的含量明显升高,并随时间发生变化,1d组即有所升高,之后逐渐升高,5d组达到高峰,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各组与模型组同时相组相比,大鼠脑缺血侧皮质区组织TIMP-1的含量均有所升高,意义显著(P<0.01),其中穴位埋药线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穴位注射组(P<0.01)和尾静脉注射组(P<0.01)。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皮质区组织中MMP-9的含量明显升高,TIMP-1的含量也有所增高,但是二者的内部动态平衡被打破,TIMP-1不能有效抑制MMP-9对脑血管的损伤,导致脑急性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时脑微血管完整性破坏,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穴位埋药线可能通过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皮质区组织MMP-9蛋白的水平,上调TIMP-1蛋白的水平,抑制MMP-9降解脑微血管基底膜,保护血管完整性,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其作用优于穴位注射疗法和尾静脉注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