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二十年中,随着同伴反馈在许多国家的二语写作课堂上得以实施,其对二语写作的有效性问题也得到了广泛关注。纵观同伴反馈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同伴反馈的效果,而对影响同伴反馈效果的重要因素如同伴反馈参与者的语言水平和分组方式等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中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由于学生语言水平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组情况出现,语言水平和分组方式对同伴反馈效果有何影响,关系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否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对同伴反馈的分组情况进行控制,要如何控制。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大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分组方式对其同伴反馈活动及作文修改效果的影响,以期发掘同伴反馈活动中学生受益最大的分组方式或不成功的分组方式,为教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根据学习者语言水平的不同,进行更加有效的同伴反馈分组设计提供实证依据,最终使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都能从同伴反馈中获得更大的收获。本研究中的60名受试来自山东政法学院非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60名受试按语言水平被分为四组,四组两两结对成高评高,高评低,低评高,低评低四种不同的同伴反馈小组类型。在实验过程中,所有受试共完成两次写作任务,并根据同伴反馈意见修改初稿。任务结束后,对其中分别来自四个组的4名受试进行了访谈,并对全部60名受试展开了问卷调查。本研究收集的数据包括60名受试的初稿,根据同伴反馈修改的终稿,同伴反馈表,调查问卷以及4名受试访谈录音的文字转录。研究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大学生的语言水平影响其在同伴反馈活动中的作文修改效果。本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语言水平学生在同伴反馈质量、作文修改质量及修改自主性上的表现均好于低语言水平学生。第二,中国大学生的分组方式影响其在同伴反馈活动中的作文修改效果,尤其是对于低语言水平学生的作文修改效果影响更为明显。本研究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当低语言水平的学生与高语言水平学生配对进行同伴反馈时,其在同伴反馈利用率、作文修改质量,以及作文质量提高程度上均优于其与低语言水平学生配对时的表现。第三,总体来说,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对同伴反馈持积极态度。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学生不仅能从同伴提供的反馈中受益,还能从评阅同伴作文的过程中受益。以上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和学习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同伴反馈活动应该作为教师反馈的补充在写作教学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