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桥式Buck-Boost多端口电动汽车换能方法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全球各国的燃油汽车行业都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转型。为了使得电动汽车具有较好的续航能力和继承传统燃油车的使用习惯,人们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的快速性、便捷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几年,将光伏组件与电动汽车融合技术、电动汽车之间的换能技术、电动汽车的V2G(Vehicle to grid)应用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等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提升及其在未来智能电网中的建设作用,论文围绕电动汽车换能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桥式Buck-Boost多端口电动汽车换能电路架构及其控制方法。所研究的换能系统由车载光伏充电电路、电动车辆之间换能电路、电网与电动汽车换能电路、能量管理及电池管理子系统组成。为了得到高性价比,各端口之间均采用了桥式Buck-Boost电路。在车载光伏充电电路中桥式Buck-Boost电路的主要作用是跟踪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实现电动汽车的快速、高效率充电。根据太阳光照以及蓄电池的状态不同,对PV光伏组件产生的能量进行管理,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同时还可减少电动汽车电池的磨损,增加其使用寿命。电动汽车车辆之间的换能电路采用H4桥Buck-Boost电路,由于Buck-Boost电路两个端口的对称性,很方便实现能量的双向控制,从而实现电动车辆之间的换能。在电网为电动汽车充电的端口,电网侧采用双向AC-DC逆变器,电池侧采用H4桥Buck-Boost电路,可实现电网与电动车辆之间的能量互动,加以控制可以实现V2G应用。论文中的这些端口之间共享了H4桥Buck-Boost电路,研究了H4桥Buck-Boost电路的软开关实现技术,并采用交错并联技术满足功率等级的扩容,从而可实现基于桥式Buck-Boost多端口电动汽车换能系统的高功率密度。多端口电路对电池充电采用恒压恒流充电模式,确保电池充电的快速性、安全性,同时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了所研究的换能系统能够高效有序运行,论文研究了换能电路的能量管理方法,能量管理在电动汽车换能系统中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给出了各端口间的能量流动监测与控制,它与电池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了这一新型电动汽车换能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论文中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System,BMS)采用的是分布式架构,一块主控板可以管理几块电池采集板,这种架构扩展性比较好,对不同功率等级的车辆具有通用性。论文研究了开路电压法与神经网络修正安时积分的电池剩余电量(State of Charge,SOC)估算方法,能够解决电池容量的变化影响安时积分法估算SOC精度的问题,能够解决初始SOC值对SOC的估算影响,从而可有效提高安时积分法估算SOC的精度。针对非隔离型H4桥Buck-Boost电路,论文在理论研究和仿真的基础上,搭建了多端口电动汽车换能系统的实验样机。其中,光伏组件端口到车辆电池的功率等级为1.1kW,电动车辆电池之间的功率等级为3.3kW,并基于TI公司的数字芯片和电池监测管理设计了电池管理系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论文所提出的车载光伏充电电路基于桥式Buck-Boost多端口电动汽车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重金属元素因其来源广、具备一定毒性且难被降解,最终会通过食物链富集在人体当中,危害人类健康,使得重金属污染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江苏沿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破坏。同时江苏沿海分布着面积巨大且广泛的潮滩,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典型地区,其接纳了大量入海水体的重金属元素,使得潮滩地区成为了重金属的“汇”和“二次源”。因此,了解潮滩地
天地一体化网络是当今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的热点。在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网络拓扑复杂,节点距离远、时延高,节点状态难以获取;地面网络覆盖范围有限,路由与计算能力充足,网络拓扑稳定,而空间网络覆盖范围广,星上计算能力匮乏,路由不断变更,节点高动态化,可见性受到时间窗口限制,资源协同调度受到多种约束。统筹天地资源,实现高效的资源调度是天地一体化网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针对天地一体化网络中
招投标制度以法律为依托,具有程序规范易于操作、过程透明公开、评价方法科学有效、中标结果技术经济的优点,对于促进建筑市场规范、有序竞争,以及提高工程质量、节约项目成本大有裨益,成为我国建设工程承发包领域的核心制度。但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串通投标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当然也是现阶段影响我国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的一大障碍。对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合谋串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发现引起串通投标的因素,保障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每天都会生产大量的工业产品。对于其中一些产品比如玻璃、织物、瓷砖等,不仅要求其具有合格的使用性能,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外观,也就是产品表面不能存在缺陷。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剧,如何对大量产品表面进行及时的、高质量的缺陷检测成为了工业领域的研究重点。传统的图像分析技术在处理产品表面缺陷等复杂图像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深度学习技术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在处理图像特征方面具有明
近年来,游戏化(gamification),即游戏机制和游戏设计元素在非游戏环境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广告游戏化,作为一种提高消费者参与度和积极性的方法,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随着游戏交互性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多维度迭代,广告游戏化的成果——游戏化广告,其潜力还需要充分认识。而从相关研究梳理发现游戏化化广告的突出形态特征是游戏交互性与图像体验维度。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不同的图像体验
复合材料结构的热弹性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是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目前,复合材料结构的热弹性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主要是基于网格类的数值计算方法,对于复杂的三维问题,其前处理工作量往往比计算求解过程还大,计算精度也严重受网格质量制约;尤其是在求解移动边界和优化设计等问题时,网格易发生扭曲或畸变,需要对计算域进行网格重构。无网格法是一种迅速发展的数值方法,其形函数构造无需依赖网格,并可构
碳钢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工厂设备、油田勘探等各个方面。但碳钢是一种活性材料,耐腐蚀性差,特别在锅炉除垢、油井酸化等过程中,碳钢与酸性溶液直接接触,经常会加速腐蚀。减缓金属腐蚀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入缓蚀剂,研发低量、高效、环保的缓蚀剂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本论文选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分别与2-噻吩甲胺、4-(2-氨乙基)苯磺酰胺、2-巯基乙胺通过简单地步骤、在温和的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三种新的β
随着高性能船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船舶在海洋中航行的稳定、舒适及安全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双体船相比于常规单体船具有明显的优点,具有较小的兴波阻力,因此,其日益成为国内外高性能船舶的重要研究对象。但是,船体纵向运动的强度也在其高速航行的过程中逐渐增大,这极大可能会对船员乘客以及船上的精密设备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对高速双体船纵向减摇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高速
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近岸海域的潮波运动十分显著,而且该区域也是人类活动极为频繁的海域。潮波在进入浅水海域之后,天文分潮之间产生的非线性作用以及其在海底摩擦的影响下会形成浅水分潮,黄海和渤海均为陆架浅海,此处浅水分潮相对较大。所以,浅水分潮的研究对掌握黄渤海海域潮汐和潮流的特征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基于非结构化网格有限体积法FVCOM模型,对黄渤海海域潮汐和潮流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所选取研究区域经纬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边缘计算(MEC)已经成为了新的移动计算模式。MEC将计算和存储资源部署到移动网络的边缘,移动设备用户通过将任务迁移到MEC端执行,以达到降低延时和减少能耗的作用。然而,不合理的任务迁移会引起大量的数据传输,不但会降低移动应用的服务质量,而且还会增加移动设备的能耗和任务的执行时间。因此,在任务迁移时结合工作流调度模型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如何调度工作流应用的任务,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