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地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生产要素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三地加快了合作进程,京津冀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关系到北京、天津、河北的经济增长,也对我国北方乃至全国经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河北省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河北省是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构成部分,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但经济发展是最弱的区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北京的产业承接工作,既要加强与天津的产业合作,又要注重错位发展。因此,在北京、天津、河北的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省如何把握好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优化、调整其主导产业,与北京、天津两地进行产业上的对接,促进三地经济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非常迫切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通过整理、评述国内外选择主导产业方面的相关理论,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对北京、天津、河北的产业发展现有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北京是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以第三产业为主,天津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且生产出的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河北省也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但第一产业也占相当重要的地位。然后,选取了区位商、产值占比、技术密集度、产业规模、需求收入弹性这几个指标来对京、津、冀主导产业进行因子分析,并结合2012年产业关联度计算指标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对河北省的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其中,农业和牧业作为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化工等产业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工业要进行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具有资源优势和较高专业化水平的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和物流业、休闲度假及旅游产业。最后,阐述了有关河北省主导产业的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而研究主导产业在优化、调整方面遇到的难题,然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