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苹果绵蚜蚜小蜂的重要生物学、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苹果绵蚜蚜小蜂工厂化繁育提供理论基础。在果园内对蚜小蜂的寄生率、雌雄性比和羽化率进行了调查。寄生率除5月份相对较低外,其他时间均保持在50%左右。9月份有一个寄生高峰,寄生率达到83.8%。雌雄性比7月底8月初较高,最大比值达到7.5:1,其余时间均在2:1–4:1之间。初调查时羽化率较低,之后上升,在9月中旬之前基本维持在50%以上,九月中旬后羽化率开始下降,至11月份羽化率接近0,蚜小蜂基本进入滞育状态。室内对苹果绵蚜蚜小蜂的寄生行为、羽化节律及成虫趋光行为进行了研究。寄生行为分为搜索寄主、调整姿势、产卵器刺探、产卵、产卵结束和清洁休息6个步骤。苹果绵蚜体表的绵状蜡质在蚜小蜂寻找寄主过程中有促进作用,清理粘在身上的蜡质是该蜂寄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蚜小蜂成虫对短光波有较强的趋性,其中紫光区趋光现象最明显,趋光性随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强。苹果绵蚜蚜小蜂多在5:00–7:00的时间段羽化。研究表明,光是调控苹果绵蚜蚜小蜂行为的关键因子。室内研究了山东省苹果绵蚜蚜小蜂的发育历期、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其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越冬代雌雄蜂打破滞育的发育始点分别为8.58℃和8.22℃,有效积温分别为148.72日度和154.68日度。非越冬代雌蜂在产卵–羽化阶段、羽化–死亡阶段和全世代发育始点依次为5.62、6.68和5.74℃,有效积温分别为284.40、39.32和326.26日度;雄蜂在上述3个阶段的发育始点依次为5.55、4.76和5.52℃,有效积温分别为295.61、37.14和329.33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