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 GNSS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提出了基于历元间单差观测值探测周跳的方法。在基于双差(历元间求差和星间求差)的单频单站数据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考虑其周跳探测的盲区,提出了基于历元间单差观测值探测周跳的方法,可有效解决参考卫星发生周跳时导致周跳误判的探测盲区,通过实测数据的验证分析证实该方法探测周跳的有效性。b)提出了抗差估计和模糊加权平均联合处理的周跳探测方法。现有的单频周跳探测方法都是通过高采样率的观测数据验证其算法的可行性,对低采样率的观测数据并未提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尤其对于北斗系统,由于其卫星钟的不稳定性,部分卫星的历元间单差观测值的验后标准化残差的量级可到米级,如果基于常规周跳探测方法进行周跳探测,则将会有很多正常的观测数据被当做周跳处理,最终降低了坐标解的强度。为此,本文在研究不同采样率下的GPS和BDS历元间差分观测值验后残差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合理确定周跳探测的阈值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抗差估计和模糊加权平均联合处理的周跳探测方法可有效提高定位精度:对GPS而言,NEU方向可分别提高24.5%、15.4%、12.0%;对BDS而言,NEU方向可分别提高10.1%、37.6%、34.2%。c)实现了一套单频PPP数据处理算法,并通过设置不同的卫星截止高度角模拟城市峡谷等复杂环境,验证了多模单频PPP算法相对于单系统单频PPP算法的优越性。考虑到平方根信息滤波具有数值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实时数据处理,本文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单频PPP实时数据处理估计器。利用精密的卫星轨道和卫星钟差产品,精确改正各类GNSS误差源,并将斜路径电离层延迟和天顶对流层作为未知参数通过随机游走方式进行估计,同时在多模数据处理时还考虑了 ISB误差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DS单频PPP的定位性能略差于GPS单频PPP;多模单频PPP算法可有效改善单系统单频PPP的定位性能并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对于将相对廉价、轻便的GNSS单频接收机设备应用于城市位置服务、精准农业、智能交通系统等新兴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