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助推器和稳定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农”保险在农村地区担负着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经济运行、支持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重要使命。
目前我国农村保险市场上主要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其他涉农保险的发展比较滞后,尤其是商业性涉农保险,在我国农村市场的地位还比较低;同时,我国“三农”保险区域性分布特征明显,这与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文章正是以此为基础,从经营范围和服务“三农”两个不同角度定位“三农”保险,并将保险公司单独入账、自负盈亏的业务界定为商业性“三农”保险,结合我国明显的区域发展特征,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我国商业性“三农”保险的发展问题。
文章首先从我国“三农”保险发展的区域性特征出发,借鉴现阶段我国发展“三农”保险的核心思想,以农业保险为代表,运用VAR模型的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并对实证结论及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论证。通过以上分析,文章指出了我国商业性“三农”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种原因,并对保险公司发展商业性“三农”保险的环境进行了总结,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发展我国商业性“三农”保险的建议,如要加强政府财政补贴力度、完善法制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增强农村居民保险意识;引入专营中小保险公司,增强市场竞争活力;保险公司在市场定位、资源整合、产品开发及营销服务方面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