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种植在中国历史悠久,作为中国仅次于粮食的大宗农产品,其产量从80年代起就一直稳居世界前列。中国是产棉大国,同时也是用棉大国。近年来新疆棉花“一家独大”,已然发展成为中国棉花,其生产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棉花产业、棉农收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关系到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因此,新疆棉花问题已不仅仅是一种农作物的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2010年,棉花价格暴涨,随后开始持续下跌,直接导致广大棉农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进而导致棉农种棉积极性下降,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因此,只有将棉花价格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内,棉花这一产业链条才能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如今,棉花价格的波动,已经严重损害了新疆棉花的健康发展,也使得新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大幅降低,从而威胁到棉花的重要战略物资地位。本论文是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棉花价格、相关农产品(油菜、生猪)价格预测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新疆棉区棉花价格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成本收益理论、供求均衡理论等理论为指导,结合使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探究棉花价格波动的形成缘由,从棉花市场供需均衡的变化中探究棉花价格,并对棉花价格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及预警。研究表明:影响棉花现货价格的主要因素是期货价格及补贴额度,而期货价格是影响现货价格的主要因素,因此模拟VAR模型,进行棉花期货价格的预测。其次,棉花期货风险的门槛值为355和440,并通过门槛值进行风险预警。最后,利用课题的研究成果,参考国外风险管理框架,建立棉花价格警情预警系统并加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