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支点”,评价是态度的体现,也隐含着对教育的期待,它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教育的走向。教育评价自产生以来,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评价的方法、对象、内容、原则到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似乎都已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然而这种看似完美的外表,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由于教育评价是由教育测验发展而来,所以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评价尺度理所应当地成为我们的追求。当然这种追求无可厚非,可是教育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需要评价的对象也并非都是无生命的。因而当各个评价主体面对教育时,除了分数、数字、升学率等这种量化的尺度外,是否还应该考虑一些这之外的尺度。本研究拟结合哲学的思想,对教育评价的基本尺度作一个质的解析。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阐述教育评价基本尺度的确立。从了解它的内涵开始,到确立需要满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在强大的理论支撑下,再分析评价的主客体,得出评价的主体包括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教育决策者、教育管理者等,评价的客体确定为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大要素。从而确立价值尺度是评价教育活动整体的尺度,精神尺度是评价教育过程中教师行为的尺度,人的尺度是评价教育结果即学生的尺度,并论证其原因。第二,探析价值尺度的主要内容。对价值尺度的认识离不开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从马克思对价值的描述中窥探出价值的一般概念和核心观点,价值是主客体关系的描述,是对主体的内在要求,那么价值成为评价教育活动整体的尺度,是主体的诉求在客体中的体现。价值尺度由基本的要素组成,根据研究者们的观点,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要素:真、善、美,真包括真知和信仰,善归入伦理学范畴,美高于真和善,是非功利性的存在。在对真善美本质理解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将其运用于评价教育活动之中。第三,考察精神尺度的主要内容。从词典中对精神的理解再到西方哲人的思考,无论是高尚的灵魂,丰富的心灵,还是永恒的理智,都是对精神本质的追寻。对教育过程评价的忽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精神的思考,经过理性地分析,发现爱与智可以概括精神所包含的基本要素。运用爱与智对教师教育行为进行评价,是对教育者的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第四,梳理人的尺度的主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似乎已烂熟于心,人性的探讨也是数不胜数,然而对人生的思考却成为哲学家的事情。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关注其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或职业的选择,而应该从更高的角度,以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出发,即人生和人性的角度正确地评价学生。最后,本研究认为,价值尺度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也是适用的,它的通用性决定了它的基础性地位。教育评价的基本尺度并不是让人们抛弃已有的量化尺度,而是希望在科学合理之外多一些人性的味道。当然我们所确立的尺度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接受教育实践的检验。除此之外,还存在的其它尺度,需要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将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