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伤寒论》中厥利呕哕篇中厥热胜复所涉及的证候及病机的相关研究分析,从中发现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精要及治病规律,并将此病机核心规律发衍到其他证候,希望能够为研究仲景学说的前辈及同行起到抛砖引玉,投砾引珠的启发意义。研究方法是文献整理和理论研究的方法,因为国内关于厥热胜复的研究比较少而单调,也很少探及厥热胜复的病机实质,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从厥热胜复证候入手,揭开阳虚重症的病机本质,即“阳气开阖消长不利”,并由此病机出发衍及其他相关证候,总结出此病机的作用规律,从而更深入地认识解读仲景辨证论治的思想。本文从厥热胜复的概念溯源,归属,证候,病机规律几个部分进行了探讨。首先概念溯源上,厥热胜复概念起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胜气复气理论,首见于《伤寒论》,出现在《伤寒论》中第331-334,336,341,342条。“厥热胜复”是指在六经病发展到危重阶段,厥冷和发热交替出现。厥为阴气胜,热为阳气复,阴胜则厥,阳胜则热。厥热胜复也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邪正剧争、寒热虚实错杂、阴阳消长的病机表现,反映了厥阴病阴阳寒热虚实错杂的病理特点,属于伤寒病至危重阶段的一类症状表现。在厥热胜复的归属上,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关于厥热胜复的性质和厥利呕哕篇是否应属于厥阴病篇存在着大量争议和讨论。在厥热胜复的性质上,有认为其本质是寒厥,有认为是热厥,还有人认为其应作为厥阴病的主证看待,在此问题上,我们一定要从其病机本质出发,辩证看待,客观分析。在厥阴病篇是否应当拆分的问题上,本文继承了钱超尘先生的观点,认为厥阴病篇“分之则两利,合之则两伤”。因此本文论述的厥热胜复证归属于《伤寒论·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即“厥利呕哕篇”,与“厥阴病篇”脱离来看待分析。厥热胜复既是一类症状表现,其也包含了一组证候,包括厥证,发热,下利,除中,以及其特有的脉象。本文对于这些证候——作了分析,通过对这些证候的罗列,分析,事实指向了厥热胜复的病机本质---阳气开阖不利。开阖枢的概念古已有之,是阴阳运动规律的阐释。阳气在仲景《伤寒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阳气开阖不利作用的集中表现就是厥热胜复。厥为阴气盛,是“阖”的作用;热为阳气盛,为“开”的表现,阳气一开一阖之间,阴阳进退发生,厥热在人体出现反复,即为厥热胜复。阳气开阖的病机规律的浮出水面,为我们更深层次理解仲景学说打开了思路,《伤寒论》中还有很多病证是阳气开阖不利作用的结果,而这些都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