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曲马唑乳膏治疗足癣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癣(Tinea pedis)指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染,主要累及趾间、足跖及侧缘[32],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之一。足癣的发病率与季节、年龄、职业密切相关,且致病菌的流行分布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19]。主要的病原菌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等[26]。近年来,白念珠菌及其他酵母样菌感染也屡见不鲜。足癣常见的五种类型为:角化过度型、丘疹鳞屑型、水疱型、趾间糜烂型、体癣型。常用的外用药包括克霉唑霜、复方间苯二酚涂剂、咪康唑霜、酮康唑霜、联苯苄唑霜、特比萘酚霜、萘替芬霜等[26]。氟曲马唑(flutrimazole)是由西班牙Uriach制药公司研制的一种新的咪唑类衍生物。该药在临床上适用于由黄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的皮肤表面霉菌感染,如足癣(体育足)、体癣、面癣和股癣的外用治疗,还用于皮肤表面念珠菌感染。每日用药1次。其抗菌活性优于克霉唑,抗菌谱广,同时还具备抗炎活性,局部用药耐受性好[1]。氟曲马唑抗真菌活性显著,经皮肤吸收的药物很少,半衰期和平均滞留时间较长,能更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因此能够更长时间发挥抗真菌活性,利于浅部真菌感染的治疗。目的:本试验是评价1%氟曲马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04月-2010年04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足癣患者,选取120例,进行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给予试验药(氟曲马唑乳膏)和对照药(联苯苄唑乳膏,商品名“美克”)进行疗程4周的治疗观察,直至停药后2周,在各时间观察点对试验药和对照药的临床症状、体征、真菌学检查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根据各个记录点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真菌学检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对两组临床疗效、真菌学疗效及综合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择经临床和真菌学确诊为足癣的患者120例,年龄在18—60周岁之间,其中男性73例,女性47例。病程最短仅为1周,最长达6年。本次临床观察受试者真菌培养阳性为118例,阳性率为98.33%。本试验中患者的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最多见,共101例,所占百分比为85.5932%;须癣毛癣菌6例,所占百分比为5.0847%;白念珠菌4例,所占百分比为3.3898%;断发毛癣菌3例,所占百分比为2.5424%;絮状表皮癣菌2例,所占百分比为1.6949%,其他皮肤癣菌(未定类)2例。试验组的患者在用药2周时,症状体征改善百分率平均达到55.52%,真菌清除率达到63.33%,综合疗效进步率、显效率、治愈率则分别为67.80 %、27.12 %、5.08%。试验组患者在用药4周时,症状体征改善百分率平均达到93.83%,真菌清除率达到96.67%,综合疗效进步率、显效率、治愈率则分别为3.39%、30.51%、66.10%。试验组患者在停药2周时,症状体征改善百分率平均为96.55%,真菌清除率达到100%,综合疗效显效率、治愈率则分别为18.64 %、81.36%。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用药2周、4周及停药2周时的真菌镜检阴转率、真菌培养阴转率、真菌学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用药4周时的临床疗效优于用药2周时,试验组停药2周时的临床疗效与用药4周时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用药2周、4周及停药2周时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临床观察试验组有1名患者用药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用药后没有出现较用药前生化检查异常的情况。结论:氟曲马唑乳膏为安全、高效、广谱的抗真菌药物,具有抗真菌及抗炎双重作用。每日用药1次即可。治疗足癣疗程一般为4周。在用药的不同阶段,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各时期的真菌镜检阴转率、真菌培养阴转率、真菌学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各时期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氟曲马唑与已上市的联苯苄唑疗效相当,安全性好。由此可见,氟曲马唑乳膏是安全有效的抗真菌外用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对吸痰、拔管刺激可能产生应激性高血压的预防及镇静、镇痛作用,为临床上应用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年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关于无机粒子改性,改性无机粒子/PVC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改性无机粒子对PVC材料的防老化应用研究等资料的基础之上,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分别制备了改性碳酸钙(
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
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大文化语境下,浪漫主义式微现象在废名、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中益发凸显,倾心于“现实“重构的诗学追求则是他们浪漫主义变异表征。鉴于以往研究者大多着眼
唐前志人小说虽属文学范畴,但它却脱胎于“史”,与“史”存在一种由共生到分化的关系。本文拟从“文”与“史”的相互关系角度切入,在精神传统和结构叙事两个层面上分别阐述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成为研究热点问题。经济的增长的总体表现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和FDI与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本文从人力资本
女性文学发展到清代出现了更为繁荣的现象,对此进行的研究也在近年来成为热点,但研究者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徐灿等少数人的身上,对于逐渐进入清代统治平稳时期的一些闺秀研究则
唐代是判文发展、繁荣的时期,初盛唐判文的文体流变和当时的各种选举取士制度有很大联系,唐代所特有的注重判词写作的选官制度和文化风尚直接促成了判文的成熟和兴盛。作为“
薛雪集诗人、诗学理论家、医学家为一体,对清代的诗学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然据研究现状来看,后人对其诗歌及其诗学理论的研究程度还不够,对其诗歌创作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加速了造纸工业的发展。但是,造纸业是高消耗能源的产业,也是污染严重的产业之一,因此,环境问题是几乎所有国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