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维表面定位算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xybxy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及民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越来越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各方面的研究。其中节点定位技术是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针对节点定位技术的研究面也越来越广,从二维平面定位到三维表面定位,从固定锚节点到移动锚节点的定位研究。其中,三维表面定位最接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应用,然而国内外对其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并且缺乏考虑到实际的复杂地形如凹凸表面对其定位误差和节点定位率的影响。本文在二维定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表面定位的复杂地形对节点定位的影响,主要有凹凸地形对节点定位精度和节点定位率的影响,以及锚节点的分布不均匀对节点定位和节点能耗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三维表面凹凸分解的分层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将网络基于高度分层,从而减小在应用场景比较大时减小节点定位误差的迭代,然后在每层内根据凹凸节点划分子网,将凹凸度相近并相邻的节点划分到一个子网内,在每个子网内定位出节点的坐标,最后合并。该算法在定位误差和定位率方面都比其余的算法有所改进,不过计算复杂度和能耗方面提高很小。所以本文又提出了基于关键节点的移动路径规划定位算法,该算法是在三维表面凹凸分解定位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该算法将网络中的节点映射到一个平面上,通过分辨是否有部分区域重合来判断网络是否需要分割,如果有重合将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从而提高节点的定位率。(2)该算法根据凹凸节点的定义在子网内找出所有凹凸节点定义为关键节点,并使用移动锚节点定位出关键节点并作为已知节点,然后利用这些已知节点定位其余的未知节点,避免凹凸节点对定位误差的影响。(3)算法采用移动锚节点替换固定锚节点,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避免了锚节点密度不够或者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节点不可被定位和定位误差迭代较大的情况。本文在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两个算法在定位误差,定位率和节点能耗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并且后者比前者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
其他文献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图片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情感、进行社交活动的主要工具。然而图像数量的爆炸式增长,需要人们耗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去检索出满足需求的
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书法作品被数字化并保存到了数字图书馆中。用户在浏览欣赏数字化的书法作品的过程中,往往希望
远程数据采集是设施农业、工厂设备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它集微控制器技术、嵌入式软硬件设计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于一体,是当前和今后一
网络是20世纪后半叶对人类社会贡献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发明之一。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超越了过去任何时代的信息传递手段,是人类社会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和平台。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在
行人检测在车辆自动行驶、社区智能监控、人机交互、战争监控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论文以单视点固定摄像头和移动摄像头行人检测为研究对
软件产品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如何保证软件产品质量成为了重要问题。目前的软件产品开发主要是基于软件组件的软件开发,软件组件质量成为了软件的保障,然而软件组件的
纤维成份自动检测是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课题。传统纤维检测方法存在诸多弊端,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纤维自动检测和识别的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形成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其目的是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
地面自主机器人是以环境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决策和规划技术为核心的地面自主系统。计算支撑系统则是支持地面自主机器人进行分布式计算的软件框架。计算支撑系统的设计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飞速发展,大量的信息迎面而来,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整理数据,从而从不同的视角对各方面信息进行准确判断,比以往更为迫切,更受关注。数据仓库作为数据集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