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面沉降是指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而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21世纪上半页,我国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发展,对地下资源的需求还将继续扩大,地面沉降问题将会更加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对地面沉降现象的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包括随时准确监测地表变化情况、密切监测地下水位沉降情况,并及时提供准确的观测数据等对于预测地面沉降工作至关重要。对地面沉降的整体研究,不仅仅需要专业的测量知识,还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包括地质学、弹塑性力学、岩土力学、系统论、控制论等多方面的学科。本文以福建海峡西岸城市群地面沉降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长乐—南澳展布区域的地质构造、物理探测、地壳形变资料,详细掌握该地质单元的演化规律及构造背景,并对城市群的沉降机理进行研究。对GNSS和InSAR为主的现代测量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利用多源异构信息融合进行城市群地面沉降监测的具体实施方案。构建、优化长乐—南澳断裂带展布区域的地壳形变监测网络,设计GPS及水准监测方案,对城市群、国家重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重点布设,为研究区域的地壳三维形变场及城市规划提供依据。在传统InSAR和D-InSAR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SBAS-InSAR技术,并讨论了针对海西城市群地面沉降形变监测的应用,将InSAR干涉数据与水准测量数据相结合,初步描述了福州盆地的地面沉降速率及特征,并对下一步工作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