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之一,早在2007年,以农副产品为主的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增大了国内潜在的通胀压力。随后,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有关部门放松了货币政策,200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促进了经济复苏,但是偏高的货币供给与扩大的需求对2010年的通货膨胀形成了强大的压力。进入2011年,CPI不断走高屡次刷新记录,持续飙升的物价使得通货膨胀成为2011年最热门的经济词汇,而控制通货膨胀也成了宏观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来就是宏观经济研究争论的焦点之一,虽然对于二者关系有众多的研究,但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对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对我国通货膨胀及其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最近一次通货膨胀的原因,本文利用开放的传导机制,从厂商定价模型推导出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模型,以确定本次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静态的线性回归模型与动态的VAR模型对我国本次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经验检验。其次,本文在环形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框架下,从菲利普斯曲线的微观基础出发,结合奥肯定律并在粘性预期理论中引入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推导出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长期与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分析各通胀因素以及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本次通货膨胀中预期因素起的作用最大其次是需求因素的作用,成本因素的作用最小;(2)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只是产生短暂的控制通胀水平;(3)我国长期通货膨胀与产出关系曲线呈现环形运行的特征;(4)我国长期通货膨胀与产出关系曲线的运行普遍存在跨阶段的情况;(5)最近一次通货膨胀期间我国总体处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同时上升的阶段;(6)我国本次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中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要大于成本因素;(7)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只有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8)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在短期内存在正的相互影响,长期中相互影响逐渐消失。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短期内,继续保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紧缩力度需逐渐降低,以避免过度紧缩的滞后影响;保持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实际有效汇率适度升值,调节贸易收支和国内供求;控件通胀要以稳定预期为主,严防内需紧缩;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要尽量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