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关于单向板和双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及双向板的分析方法,大多数是基于支承梁的竖向变形可以忽略不计而建立的。而实际工程中框架梁的截面高度通常取梁计算跨度的1/1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于单向板和双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及双向板的分析方法,大多数是基于支承梁的竖向变形可以忽略不计而建立的。而实际工程中框架梁的截面高度通常取梁计算跨度的1/18~1/10,这样支承梁的竖向变形和扭转变形可能会对板的内力分布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必须研究考虑梁板相互作用的楼盖结构分析方法。本文就楼盖结构的极限分析问题,着重分析了极限状态下板破坏模式和组合梁-板破坏模式,还考虑了边梁扭转对板格内力的影响,使其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推导了发生组合梁-板破坏模式时极限荷载或极限弯矩的表达式。根据理论比较成熟的板破坏模式,考虑纵、横向支承梁承载力的大小,推导了梁板同时达到极限状态时可能发生的三种破坏模式的极限荷载或极限弯矩表达式。(2)边梁的扭转作用。本文对边梁的扭转作用进行了分析,在计算楼盖边区格板和角区格板内力时考虑其对内力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边梁截面高度变化对楼盖内力变化规律的影响。(3)分析比较了用查表法和等代框架法计算内力的差别,以及查表法、等代框架法和极限分析方法计算配筋及挠度的不同。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相同条件下,楼盖各区格板更容易发生组合梁-板破坏模式;(2)直接设计法计算的弯矩比等代框架法计算的弯矩偏大;(3)楼盖中间区格板用查表法计算的弯矩比用等代框架法计算的弯矩大;(4)梁板刚度比的变化对等代框架法计算的边区格板和角区格板第一支座负弯矩影响较大;(5)极限分析法计算的配筋最少。
其他文献
结构振动控制就是通过在结构上设置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和结构共同抵御地震或风等动荷载,使得结构的动力响应减小。美籍华裔学者姚治平(Yao J.T.P)于1972年首次将该技术引入
Z形截面柱在我国住宅建筑中已有广泛应用,但目前对其受力性能研究还不够全面,研究成果也甚少。因此,工程界对Z形截面柱还没有统一的设计方法。本文针对Z形截面柱承受平行于翼缘
在综述和分析众多研究者对沸腾炉渣(简称沸渣)应用于建筑材料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借助粉磨设备、XRD(X射线衍射)分析、EDS(表面能谱)分析、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普通泵送混凝土试
当前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但是在和平的旋律中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那就是恐怖主义。随着恐怖主义的蔓延,炸药爆炸这种手段越来越多被恐怖分子所利用,这种爆炸恐怖活
我国广泛分布有天然软土地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疏浚工程和吹填工程产生了大量疏浚土和吹填土,这些软土往往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渗透性低,对其合理加固处理是相应工程成功的关键
结构参数识别是损伤识别中一个重要内容,识别方法按激励源可分为确定性激励识别方法和环境激励识别方法。基于环境激励的结构参数识别不需要激励设备,也不会对结构产生额外的
断层错动直接引起的场地地表或近地表破裂是埋地管线破坏的主要原因。跨断层埋地管线的地震反应问题是生命线地震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很多学者对该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提
针对我国寒冷盐碱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易于剥蚀的工程问题,本试验研究配制了适合寒冷盐碱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修复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一聚丙烯纤维复合胶粉改性混凝土。采用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急需修建更多的大跨度桥梁以跨越大江、大河和海湾,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应运而生,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连续刚构桥能满足特大跨径桥梁的受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