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的优点和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7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流行病学:107例腹主动脉瘤中,男性87例,女性20例,男女之比为4.35:1;年龄从30岁到87岁,平均年龄为68.7岁。(2)临床表现:80例患者因腹部搏动性包块就诊,其中有30例伴有腹胀,20例伴有腹部隐痛,8例伴有间歇性跛行;7例腹主动脉瘤破裂,6例因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20例无症状患者中,于体检时行B超或CT检查发现。(3)既往史:高血压病史患者94例(87.85%),慢性肺部疾病患者44例(41.12%),冠心病患者15例(14.01%),糖尿病患者9例(8.41%),肾功能不全患者3例(2.8%)。(4)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前行B超或CT检查并且初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100例患者入院后接受CTA检查以确诊,68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时行DSA检查。7例腹主动脉瘤破裂,病情危重未能行CTA检查,1例碘过敏试验阳性未行CTA检查。(5)外科治疗:68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其中20例术中发现内漏(29.4%),8例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后内漏消失;5例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34例患者放弃手术治疗。(6)预后:68例EVAR患者存活67例,除一例术中破裂者外,其他病例无需输血及ICU监护治疗,平均住院时间约17.6天,术后住院时间9.47天,平均住院费用约15.5万,1例为入院时已濒临破裂,手术过程中出现休克,术后转入ICU抢救无效死亡。7例腹主动脉瘤破裂者,死亡6例(85.7%)。5例接受开腹手术者均存活,均于术后ICU监护治疗20.2小时,平均输血量约为1600毫升,平均住院时间28.4天,术后住院时间17.6天,平均住院费用约为6.1万。结论:腹主动脉瘤是外科最危重的疾病之一,高血压及高龄是其高危因素,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腹主动脉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于体检时行B超或CT检查发现,中晚期瘤体增大可出现腹痛、腹部搏动性包块等症状,但易被误诊,常于排查其他腹部疾病的过程中发现,腹主动脉瘤的确诊依赖于全主动脉CTA或DSA等检查。随着疾病进展,瘤体直径不断增大并伴有瘤体和瘤颈扭曲成角,使其破裂风险增高,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开腹手术或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的手术风险及创伤较小,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缩短,但费用相对较高,支架相关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