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地区彝族女童的辍学问题研究——以新塘村“彝族包”为个案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lo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女童是明天的妇女和母亲,她们不仅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更孕育着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女童教育是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近十几年来凉山地区出现的一种新彝族搬迁群体为调查点,实地调查,了解这些彝族搬迁群体内的女童入学、失学和辍学的状况,寻找女童辍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当地女童教育发展的家庭、文化、婚俗、学校、社会等因素,并就如何减少彝族女童的辍学率提出相关建议。 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凉山彝族的背景,以及调研地新塘村彝族的搬迁背景。即经济、地理环境和交通等方面的因素。 第二部分,介绍了彝族女童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个案、调查、访谈和问卷等方法对该地区的女童义务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彝族女童的义务教育存在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受教育层次低等等问题。 第三部分着重对产生彝族女童辍学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它包括传统习俗方面,如男尊女卑和家庭观念及家长态度等等;学校教育方面,如女童教育的本身,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师影响等;经济方面,如家庭收入以及教育的支出等;社会方面,比如打工热给彝族女童教育带来的利与弊。其中,经济因素已经不再是阻碍女童受教育的决定性原因,而家长的观念态度及家庭方面的影响因素日益重要。 第四部分是对彝族女童出现辍学问题和结果的相关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从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适合当地彝族女童教育发展的意见,旨在关注、重视和促进民族地区的女童教育。优化女童教育环境,让民族地区更多的女童能接受和普及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使民族地区的女童教育更健康更和谐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在民族地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换来的却是民族成员的大量外流、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民族多样性的逐步减少。政府和研究者为改变上述状况做了不懈
摘要: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是苏里科夫的重要作品,在这一幅绘画作品当中,苏里科夫重点塑造了彼得大帝和即将面对处决的近卫军这样两个群体。近卫军即将面对死亡,慷慨就义的精神,和彼得大帝处决这些犯人的无情,从构图和人物形象的层面,营造了浓郁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苏里科夫 悲剧色彩 彼得大帝   瓦西里·伊凡诺维奇·苏里科夫,是俄罗斯在沙皇统治末期的一位重要艺术家,其所创作的绘
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型转轮流态观察成像系统的制作原理,分析并举例说明了该系统在试验研究及转轮设计等方面的作用。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principle of the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数字化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交流、沟通和娱乐的方式。通过使用现代技术,社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电子游戏甚至可以
乒乓球在我国享有“国球”的美誉,在我国的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的乒乓球竞技水平一直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在无数次的国际比赛中为国家赢得了荣誉,成为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转速水轮机球阀的双密封结构以及由于水推力的作用下,阀体、活门产生变形,为防止由于变形而产生的漏水,因此对阀体、活门的密封结构进行了反变形试验研究,并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