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明末清初是一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杭州著名文人徐士俊历经沧桑之变,入清后不以科举为业,以遗民终。其遗民人生在明遗民社会中具有典型意义,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也烙上鲜明的时代特色。作为遗民文学大家,徐士俊在诗词、杂剧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探讨其遗民心态、生平交游、文学活动、文学创作,对明遗民文学研究、明清之际文学思潮研究以及一代知识子文化心理研究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以徐士俊的生平交游、诗词与杂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是一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杭州著名文人徐士俊历经沧桑之变,入清后不以科举为业,以遗民终。其遗民人生在明遗民社会中具有典型意义,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也烙上鲜明的时代特色。作为遗民文学大家,徐士俊在诗词、杂剧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探讨其遗民心态、生平交游、文学活动、文学创作,对明遗民文学研究、明清之际文学思潮研究以及一代知识子文化心理研究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以徐士俊的生平交游、诗词与杂剧创作为研究对象,尝试较全面地探讨徐士俊的遗民人生与文学创作。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考察了徐士俊的生平和创作,简单梳理了其家世背景、生平行迹和著述情况,并对其遗民身份进行了考辩。第二章考证了徐士俊的结社和交游活动,并尝试分析其交游活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徐士俊诗歌创作。徐诗数量较多,题材丰富,其中以记录社会历史、摹写社会现实和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时事诗成就最高,此外还有赠友、吊唁、题画、农事等题材诗作。徐诗擅用叠音,清丽脱俗,风骨并存。第四章探讨了徐士俊词的创作,认为徐词题材涉猎广泛:或悲歌易代亡国、或抒发羁旅愁情、或歌咏秀美山川、或记叙闲隐生活。徐词咏物精丽,奇想叠出,兼具婉约和豪放,突破了明代词坛的柔糜之风,为明清词发展注入了一股激流。第五章阐述了徐士俊的杂剧创作,重点考证了《春波影》的创作年代、创作缘由及思想内容。认为徐士俊的《春波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才子佳人”模式的桎梏,更具现实性。它批判了残酷的封建家庭婚姻制度和嫡庶制,以朴素的情节,真实还原了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有强烈的现实和讽刺意味。同时,作品折射出浓厚的宿命观和佛家思想。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落地,孵化基地中“双创”与“互联网+”“智造”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动力和科技活力,各行各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是《全球创业观察2016/2017报告》显示,创业成功率极低,能够坚持到成熟企业的比例仅为7.5%。双创背景下市场发展迅速,变化日新月异,对成功创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创业者获取并甄别有效信息、捕捉创业机会的难度加大,而且时效性又强,难以有效且精准
公务员考核评价从考核评价指标的设置、具体的考核过程、考核结果的产生以及结果运用等方面对于公务员群体具有较强的引导、激励和监督作用,在公务员管理相关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新时代,尤其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务员管理相关工作,如何进一步加强公务员的考核评价工作,契合“党管干部”原则,更好地服务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新时代公务员管理模式,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 本
为了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诸多新的政策来解决贫困问题,精准扶贫便由此产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强调让贫困人口过上幸福生活是重中之重,扶贫任务不能停止,要打好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十九大以来,国内很多地区在扶贫方面已经有了新的局势,脱贫攻坚战也逐渐开始步入深水区,承德市J乡就是其中之一,在近几年河北各级政府的积极响应和不断的努力下,J乡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政策关乎广大贫困农民的福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作为精准扶贫的政策对象和参与主体,贫困农民的政治参与情况关乎其在基层政治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影响着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因此,为提升农民政治参与水平,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民政治参与机制十分必要。 基于前人丰富的研究成果,首先对精准扶贫和农民政治参与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在博弈论的视角下对农民政治参与机
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市民”身份转变,从而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但当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培训资源供给不足且供给与需求错位、供给结构失衡的问题,导致培训效果欠佳,不利于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化的推进。因此,探索解决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资源供给问题,给出具体的培训资源供给模式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 首先论述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方
政府信息公开是信息时代民主与法治的重要内容。政治学家西蒙认为现代民主的两大构成要素为公开与参与。公开是参与的前提,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或民众的知情权,就不可能有大众参与。因此,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代议制民主的基石之一,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在我国,随着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信息公开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各级政府部门也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尝试。2007年4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
公司治理结构是为了解决现代公司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种相互制衡机制.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中国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亟待得到有效解决.该文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际上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解决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一系列措施:改革与完善股权结构,建立合
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支撑与指引。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在我国的革命时期,初步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运用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对当今中国的社会结构进行分析,对我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新分化出的阶层,进行科学的解释和说明。总之,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结构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马克思阶级理论进行阐述,第一主要从选题的背景与意
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交往的根本因素,也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处理对外事务的根本出发点。 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革命家和战略家,他对20世纪后期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环境的准确判断和把握,体现了他深邃的智慧和具有远见的谋略。邓小平在推进中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扭转乾坤的作用,邓小平国家利益观对中国的作用和启示更是不可忽视的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首次以全会的形式研究部署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明确提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社会发展,并开启了全面依法治教的新征程。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优秀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离不开当代大学生的参与和践行。因此,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与确立情况关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