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封建君主专制宗法社会中,“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一系列封建礼教思想是支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属物而存在,毫无地位可言。直到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才逐渐有了男女平等的呼声,但是当时的这个声音微乎其微,不足以撼动封建宗法礼教思想的根基。五四时期,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下,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伦理的觉悟”的重要性。他们秉承“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宗旨,深刻揭露并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残害女性的斑斑劣迹,并具体地讨论了女性的婚恋问题、教育问题、经济独立问题、参政问题、男女社交问题等,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女性伦理思想。五四时期的女性伦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女性深受封建宗法制度残害的悲苦命运,提高了她们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为实现男女平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思想根基。但是受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直到今天,女性的社会地位仍不能说完全平等于男性,女性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歧视女性的社会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重新审视这一时期关于女性的伦理思潮变革的精神内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关于女性的伦理问题,进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女性伦理价值规范体系。同时,这也是满足我们今天保障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之义,是促进女性进步和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伦理思想史的专业视角,在阐明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方法的基础上,从五四时期特有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对这一时期的女性伦理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由此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了这一思想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与局限,以及它对当今社会女性问题的解决、女性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所具有的现实启示。故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从选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等方面做了介绍和分析,从而阐释了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研究这一选题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现实性。第二部分着重探析了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文化背景。具体分析了五四时期“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浸润等内外因素,对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形成的作用和影响。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详细论述了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是建立在知识分子对束缚和残害女性的封建宗法礼教的揭露和批判基础上的,本部分通过三个方面来展开:婚恋自由与男女平等;平等教育与自主择业;公开社交与积极参政。首先,婚恋自由与男女平等,具体论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反对包办婚姻,提倡婚恋自由;反对“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地位平等;反对封建贞操观,提出贞操新主张的思想。其次,平等教育与自主择业,具体论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主张男女平等教育;反对“男主外,女主内”,主张女性积极择业的思想。最后,公开社交与积极参政,具体论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反对“男女授受不亲”,提倡男女社交公开;反对“女不干政”,主张女性积极参政的思想。第四部分对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局限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虽然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历史局限和某种程度的偏激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史无前例的成就。它削弱了封建宗法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毒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它对于我们今天解决社会现实中的女性伦理问题,仍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它有助于指导我们构建现代科学的女性伦理价值规范体系,有助于促进女性的现代解放和全面发展,有助于推进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