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有研究显示[1]在青年冠心病人群中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男性患者的发病要比女性早10~15年。冠心病的年轻化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控制危险因素、做好一级预防对于青年冠心病高危人群尤其是男性人群十分重要。目的探讨男性青年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特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青年男性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476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28~44岁)冠心病组234例,中老年(45-78岁)冠心病组242例。2、青年对照组:经冠脉造影未见血管狭窄的青年男性,共入选患者119例。3、收集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既往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以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各组血液生化指标: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BG);4、收集青年和中老年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青年和中老年冠心病组住院期间及1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5、应用SPSS 17.0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危险因素:与中老年冠心病组相比,青年冠心病组糖尿病、高血压病比例较低(P<0.01);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比例较高(P<0.05,P<0.01,P<0.01); BMI、TG、HDL水平高于中老年组(P<0.01),TC、LDL、Lpa、UA 水平低于中老年组(P<0.01)。与青年对照组相比,青年冠心病组既往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史比例,BMI、TG水平较高(P<0.01),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TC、LDL、HDL、LPa、UA、FB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青年男性冠心病发病主要相关危险因素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吸烟、超重/肥胖相关(P<0.01)。2、冠状动脉病变:青年冠心病组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病变均低于中老年组(P<0.01);青年组病变血管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LAD、LCX、RCA、LM,中老年组依次为LAD、RCA、LCX、LM,两组均以前降支病变比例最高;青年冠心病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多支病变比例最低,中老年组多支病变比例最高、单支病变比例最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青年男性BMI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3、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青年冠心病组5.1%(12/234),包括心血管死亡事件1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4例、冠状动脉血运重建7例;中老年组11.2%(27/242),其中心血管死亡事件4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7例、冠状动脉血运重建15例、脑卒中1例。1年内MACE发生率:青年冠心病组7.3%(17/233),其中心血管死亡事件2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例、冠状动脉血运重建11例、脑卒中1例;中老年组14.7%(35/238),其中心血管死亡事件7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6例,冠状动脉血运重建18例、脑卒中4例。住院期间及1年内MACE发生率青年冠心病组均低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超重/肥胖;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主要表现为前降支病变,BMI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线性正相关;MACE发生率较低;控制体重、戒烟、控制血脂水平,可能有助于减少青年男性冠心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