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胰腺保守性切除在胰腺良性—交界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lu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胰腺良性及交界恶性肿瘤包括了囊腺瘤、囊实性假乳头状瘤、非侵袭性胰岛细胞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多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这些肿瘤患者如果肿瘤能彻底切除,预后良好。包括胰腺中段切除、局部切除、肿瘤剜除在内的保守性胰腺切除在胰腺的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中已得到一定应用。在近端胰腺,尤其是靠近主胰管和胆管的肿瘤,行保守切除常导致胰胆管损伤,术后可能发生严重瘘等并发症,一向认为比较危险。在此我们回顾了近年本院近端胰腺的良性和交界恶性肿瘤的保守性切除的患者资料,探讨近端胰腺肿瘤保守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材料与方法:查阅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这13年间诊断为胰腺良性肿瘤并行手术治疗的114例患者,其中位于近端胰腺,包括胰腺头部、钩突部、颈部及近端体部的患者57例,这其中,33例行胰腺近端保守切除,2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3例行近端胰腺保守性切除的病例中包括20例胰腺肿瘤剜除术,13例中段切除。病理类型包括11例胰岛细胞瘤、11例胰头囊腺瘤、8例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假性囊肿和1例脂肪瘤。统计了肿瘤的大小及所在位置,行近端胰腺切除的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胰瘘情况,并对上述病例进行随访,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结果:33例保守切除的患者中20例患者成功行肿瘤剜除术,包括胰头部11例和钩突1例,颈部及近端体部的患者8例。13例胰腺颈部及近端体部肿瘤的患者由于剜除后主胰管损伤,行胰腺中段切除术。其中8例肿瘤靠近主胰管的胰头肿瘤患者中,5例发生了术中主胰管损伤,并行修补术。术后23例患者发生了胰瘘,包括15例剜除的患者和8例胰腺中段切除的患者。其中8例靠近主胰管的胰头肿瘤患者中,7例在剜除术后发生了胰瘘,主胰管修补的5例患者,均发生了明显的胰瘘,24小时引流量最高达1200m1。虽然没有明显腹部感染征象,因为保留引流管时间长(胰瘘患者术后引流时间达5-292天),所有的胰瘘患者根据国际胰瘘学组(ISGPF)的胰瘘分级定义为A-B级胰瘘。2例患者因为肿瘤靠近胆总管,手术中同时行胆囊切除,胆管内置入导尿管,注入美兰检查。其中一例患者术中发现胆瘘,术中行修补,并于胆总管内置入T管。5例患者发生术后胃排空障碍,1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平均随访45.7个月(7-150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肿瘤复发、转移征象。没有新发糖尿病及胰腺外分泌不足征象。结论:包括胰腺肿瘤剜除术和胰腺中段切除术在内的保守性胰腺切除术对于胰腺良性、交界恶性肿瘤而言是安全、有效的,即使肿瘤较大、靠近主胰管。虽然保守性切除,特别是剜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高,但是经过通常引流,患者能得到良好的恢复。与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胰腺保守性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低等优点。由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的胰腺组织,因而保守性胰腺切除术后糖尿病及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发生率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亚热带地区温度和季节对青紫蓝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于2015—2016年测定青紫蓝种用獭兔的主要繁殖性能,并分析温度和季节与其相关性。[结果]随月份温度的升
目的探讨感染艾滋病手术患者的有效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9年5月1日至5月31日收治的54例感染艾滋病手术患者纳入到此次研究中,根据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机关,是巩固国家政权的根基所在。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加大,乡镇站所资金增加,特别是各种专项资金,这对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
结合乡镇财务管理问题,从固定资产管理、财务预算管理、财务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乡镇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希望能够推动乡镇财务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为了检测葛根芩连水煎液对人结肠腺癌上皮细胞Caco-2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及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protein,MRP)mRNA表达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葛根芩
在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中,电力线路建设总电缆所占比例日益增加,尤其在城市中心位置、工矿企业内部供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电力电缆实际应用过程中极易出现电缆故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