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西滇西等地中新生代陆生植物与古大气CO2浓度重建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从陆生高等植物化石中提取古大气CO2浓度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维管植物叶角质层气孔参数,来重建古大气CO2浓度;另一种则是通过测定苔类植物化石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进而计算其碳同位素判别(△13C)来恢复古大气C02浓度。两种方法对所使用的化石材料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利用维管植物叶角质层解剖结构来重建古大气CO2浓度一般需要保存良好的实体压型化石,这样才能够通过化学处理获得其角质层特征;而利用陆生苔类植物化石重建古大气CO2浓度,同样需要较难保存为实体的苔藓植物。云南腾冲是保存新生代压型植物化石最好的地区之一,河北蔚县侏罗系发现的苔藓植物实体化石种类最多,并伴生有大量中生代裸子植物压型化石,因而是本文的重点工作地区。同时,由于苔类化石较难发现,采集标本过程中在黑龙江七台河早白垩世地层发现了一种大型苔类化石Marchantiolites blairmorensis,在此一并进行了研究。本文全面综述了利用苔类植物化石碳同位素判别重建古大气CO2浓度的原理、方法及其对应模型BROCARB的建立,很好地利用了苔藓植物碳同位素作为重建古大气CO2浓度新指标。对采集自河北蔚县中侏罗统的三种苔类化石进行了分类鉴定后,测定了它们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而计算其碳同位素判别。基于冀西三种苔类植物化石(Riccardiopsis hsui, Metzgerites yuxianensi, Hepaticites sp.)的碳同位素判别,结合其他相关环境参数,利用BRYOCARB模型恢复了中侏罗世的古大气CO2浓度:对应BRYOCARBP模型和BRYOCARBNP模型的古大气CO2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66μmol/mol和705μmol/mol。为了进行交叉验证,利用采自冀西中侏罗世与苔类化石同一层位的一种银杏类植物Baiera cf. concinna (裸子植物)的气孔参数作为另一个独立指标,亦重建了当时的古大气C02浓度。分别对化石Baiera cf. concinna和2010年采集自兰州的现生银杏Ginkgo biloba进行了角质层分析,获得了良好表皮特征。利用气孔比率法在对应于“最近的校正标准”和“石炭纪校正标准”下获得的古大气CO2浓度结果平均值分别为811μmol/mol和1622μmol/mol,在未对化石和现生材料进行海拔校正前,此结果与苔类指标相差较大。但是,由于维管植物气孔参数会随海拔高度而变化,需要通过化石植物的古海拔参数和所用NLE种的海拔参数对结果进行校正。因此,本文结合化石点的地质背景,认为中侏罗世蔚县地区古海拔与现今相当,约为500-1000m。再次利用气孔比率法对应于“最近的校正标准”和“石炭纪校正标准”,对化石植物和现生植物进行海拔参数校正后重建的古大气CO2浓度分别为725-766μmol/mol和1454-1535μmol/mol.在“最近的校正标准”下获得的结果与苔藓所获得古大气CO2浓度相一致。将两种独立指标的结果互相验证,再结合前人对中侏罗世古大气CO2浓度重建的结果,本文认为冀西蔚县地区植物群生活时期的CO2浓度应该在705-766μmol/mol范围内。但是由于化石缺乏绝对年龄资料,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这次低CO2浓度事件究竟具体发生在中侏罗世何时。在与Bener的长期碳平衡模型对比后发现,这是在中侏罗世所谓“温室世界”(green house world)中的一次低CO2浓度波动事件,可能代表着一个短暂的低温期。这一结论支持了前人的中侏罗世可能存在多个低CO2浓度波动事件,并也可能出现寒冷期或冰期的观点。本文还研究了滇西芒棒组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层中保存非常精致的桦木属植物Betula yunnanensis(新种)叶片化石。由于被子植物较裸子植物叶片形态复杂得多,种类也更为繁多。为了进行准确的系统分类,并为重建古大气CO2浓度找到准确的现生最近对应种(NLE species),本文运用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方法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宏观叶结构和微观角质层分析。将化石植物叶片特征与我国(包括一日本特有种)所有桦木属植物,以及国内外已发表的各桦木属植物化石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对比,最终将其限定在西桦组植物(Betulaster)内,认为B.yunnanensis为西桦组植物一相先种。进一步详细研究了西桦组总共六种植物叶结构和角质层特征后,发现B.yunnanensis无论在形态上还是生态特征上都与西桦组内的B.alnoides最为近似,因而将B.alnoides选为其现生最近对应种。在统计了大量B.yunnanensis及其NLE种的气孔参数,并利用气孔比率法对现生植物生存点海拔参数校正后,获得化石植物生存时期大气CO2浓度为357μmol/mol,略高于Berner碳平衡模型GEOCARBⅢ的最高CO2浓度值.本文认为这同样可能是一次由于GEOCARB粗略的时间精度忽略了的CO2浓度波动事件。结合前人芒棒组地层测年资料和腾冲地区火山活动期次结果,分析其绝对年龄为2.4-2.7Ma,属于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由于腾冲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较为剧烈频繁,当时腾冲地区古海拔暂时无法确定,因此,目前获得的古CO2浓度357μmol/mol尚待更多资料进一步校正。
其他文献
本文以儿童科普插图为例,通过对左脑和右脑思维方式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插图在思维层面的新概念,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在书籍中插图对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儿童科普插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区构造环境上属于快速扩张中心,该区段洋中脊拉张速率达到了12cm/yr,轴部基底平均水深2630m。本文即是对该研究区(103°54.41’W, 12°42.68’N)获
建国后中国特色服饰流行元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意义,20世纪60到70年代中国在特有的经济政治环境下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流行文化现象。梳理建国后60-70年代中国服饰流行元素
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适当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及适度的开发利用都对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西北地区是我国相对较贫困
早在南齐,谢赫在《六法论》中就提出了"经营位置"一说。我在进行山水画的创作中就觉得构图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只有有了好的构图才能表达出我想要的画的意境,以及为我创作的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手术前焦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388例手术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94例,
回鹘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石窟壁画是研究我国回鹘民族文化发展演变的的重要资料来源,其成像因素受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本文通
翻转课堂在英文中翻转课堂称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转课堂在形式上是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互换,是对课内课外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打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