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境因素不确定信息下应急物资分配决策研究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急物资的分配决策作为应急响应工作的重要一环,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地震灾害的应急物资响应过程中,由于灾区通讯网络中断和道路交通损毁,应急管理部门只能通过各个灾区的灾情信息进行应急物资的分配决策管理。而另一方面,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灾情复杂性,获取的某个灾区的某一情境因素数值有可能是一个精确值、区间值或模糊值。因而,应急决策者需要在多情境不确定信息下进行应急分配决策优化,以保障应急物资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地震灾区情景构建的基础上,运用情境因素筛选和情境因素不确定信息分析方法,建立改进的地震灾区受灾程度分级模型,提出了基于决策者主观偏好的应急物资分配决策优化方法,并通过相关性检验指标验证所提应急物资分配方法与其灾情信息的相符性,为应急物资的合理分配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在重庆市黔江及周边地区进行地震灾区情景的构建,分析应急救援响应过程中能够获得的地震灾区情境因素信息,根据情境因素的不确定特征对其信息进行设定。调研重庆各区县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结合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初期的应急物资需求特征,确定本文需要分配的应急物资包括生命救助类和工程设备类两类。利用客观定权方法测度每个情境因素信息在不同地震灾区的差异程度,通过设置差异度量阈值对情境因素进行优化筛选,并计算筛选后的情境因素权值。在已有的情境因素不确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情境因素不确定分析方法,为后期的灾区应急物资分配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利用C-means聚类分析方法,提出了改进的地震灾区受灾程度分级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对其分级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并与传统的聚类分析模型进行比较,体现所提分级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结合筛选后的灾区情境因素信息对各地震灾区进行受灾程度分级。结合所筛选的灾区情境因素信息、情境因素不确定分析方法和地震灾区严重程度分级结果,在考虑决策者定向主观偏好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震灾区的应急物资分配决策方法。最后,进行了应急物资分配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利用相关度检验指标验证了所提应急物资分配方法与其灾区灾情信息的相符性。本文的相关研究能够为地震灾害的应急响应提供保障,为应急物资分配与管理提供合理决策建议。
其他文献
拉尔夫·埃利森(1914-1994)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非裔美国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评论家和美国文化研究先驱。其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自1952年出版后便在美国文学界和评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先后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是反映二十世纪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国内外学者从存在主义、身份建构、原型批评等多种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方面研究了该小说,而鲜有人从空
本文主要考虑从黎曼曲面到S^2的非均匀Landau-Lifshitz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证明了对于适当初值值,方程是存在唯一的,除有限个点处处正则的整体解,并且该解的每一奇点处爆破成一
本文具体刻画有界Lipschitz域上的反射Brown运动跨过某给定时刻t的离开Martin边界的游程,在此基础上,给出Lipschitz域上的反射Brown运动的边界过程的Lévy系统。
本文解决了一类五次系统赤道环的稳定性与极限环分枝问题,所得的结论与三次系统的若干结论形成有趣的对比.
本文证明了当p(>-)11,3(<-)s<p-3时,h0(b1)3∈Ext7,3p2q+qA(H*V(2),Zp),(b1)3g0∈Ext8,3p2q+pq+2q(H*V(2),Zp)在Adams谱序列中分别收敛到π*V(2)的非零元,h0(b1)3(γ)s∈Ext7+s